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

  

淨慧法師于佛曆2550年12月講述

  諸山長老、諸位仁者: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今天我們有幸共同讀誦、受持《妙法蓮華經》。在地球上講的佛經當中以《妙法蓮華經》爲最,在法界講的《華嚴經》,可以說菩薩乘願高于這部經,有金輪聖王之稱;銀輪聖王是《妙法蓮華經》;銅輪聖王是《楞嚴經》。

  在佛經當中第一部講的是《華嚴經》,佛家公認《華嚴經》是至寶,這部經是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道以後,講給法身大士聽的,具體一點說,是佛講給法界菩薩的。小乘人看到釋迦牟尼成佛,在菩提樹下破魔軍成道,實際上佛在法界講了一部《華嚴經》。菩薩說“不識盧舍那佛”,就是“不識盧舍那佛的報身佛”,不識佛的真面目。《華嚴經》是在法界中講的最好的一部經,這部經典現在在咱們這個世界流傳,實際不是在咱們這個地球講的,而是在龍宮裏由龍樹菩薩請回來的。根據他的記憶整理,寫出這部《華嚴經》。

  這部經從經名上看就非常吸引人,“妙法蓮華”。首先你要知道都什麼“妙”。有法妙、佛妙、形式妙、衆生妙、護法妙等等,這些妙都在哪裏,我給說一說。

  所說的“法妙”,哪部經都有它的妙義,咱們前一段時間讀誦、受持《楞嚴經》,你們很少看到有法師講《楞嚴經》,爲什麼很少有人講《楞嚴經》?因爲認爲它難,沒有證悟不好講,實際則不然。爲什麼很少有人講?我講過四次,根據我的觀察,每一次講經過程中,道場都有清香,聽衆都有感應,這是往好的方面說,這什麼意思?諸佛、菩薩護佑加持,冥冥當中讓你感應,講的不可思議,聽的不可思議,都有感應,這是什麼?這是法妙。但是有沒有負面的?也有,我告訴你,凡是講《楞嚴經》的人,在講的過程當中,必遭人魔、天魔。特別是講法的人,必遭身魔。每講必有病、會出現障礙,人魔、天魔通過一些管道,肯定讓你講的過程當中不順,每講不順,最後天魔讓你知道,他時時刻刻都沒有離開你。所以,一些魔王障礙你,不讓你順利的講。所以《楞嚴經》除了難涉、難懂、沒有證悟難講以外,還有魔事跟著,這就叫法妙。你認爲魔跟著不好吧?我告訴你,它是從反面助你成道,助你聽經的人成道,助你講經的人成道,你要是看不破,轉不了,你就要失敗。他從反面助道,你要堅持下來了,他離你而去,告訴你“我走了”,讓你知道,有所感應,天魔撤了,你終于沒有被我魔退,還算是一個合格的佛弟子。我告訴你學佛想一帆風順、聽法想一帆風順、講法想一帆風順的事兒沒有,所以叫法妙。

  妙法蓮華經的法妙在哪裏。首先講妙法,妙法就是法妙,這妙字當頭裏都妙。這法妙在哪裏,一個是把妙法比作成蓮花一樣,出汙泥而不染。把法形容像蓮花一樣非常美好,但是雖出汙泥又有蓮花、又現蓮臺,花果同現。這是從字意上比喻說,這麼來理解。第二層法妙,前生或今生不讀《法華經》的人,不懂《法華經》的人,沒有參加過法華會的人,不可往生極樂世界,不可得蓮花化身的身體。所以現在的修行人必讀《妙法蓮華經》,這是必修課。因爲你沒有親自參加法華會,沒有到靈山聽佛親口講這部經,你要想越過靈山去極樂,門都沒有,不可能。所以必須聽這部經,在家修行、出家修行同樣,必須聽,聽不到這部經的人,就得將來到龍華會上去聽。修行人都知道,不參加龍華會不得成佛道,就是這個意思,不參加法華會也不得成佛道。你說這法妙不妙,妙啊。第叁層解釋,法妙到什麼程度,講法的、聽法的不空過。連一個畜牲用鼻子聞一聞,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法妙在哪裏,冥冥之中是你肉眼觀察不到的因果願緣。冥冥之中凡是聽或讀這部經典的人,都有不同的果報,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在家人,只讀誦了這部經,福報就不可思議,今生的福報就享不完,你說這法妙不妙?妙,所以我說《妙法蓮華經》第一叫法妙。

  第二是形式妙。這部經典像講故事一樣,一段一段的,佛在給你講故事,講故事的這個過程就是《法華經》的形式。可是妙在哪裏,妙就妙在故事裏面有故事,這些故事當中的妙意不可思議。一些人讀誦《妙法蓮華經》被法華轉,貪圖讀誦《法華經》的功德。他不理解佛說這部經的真實意思,從環節到最後都認爲怎麼還沒講《法華經》,另外聽說誦持這部經有功德,將來我還得去研究什麼是《法華經》。實際上佛從一開始就切入主題,妙字在形式上就包含在每一段落裏,你說妙不妙?真妙。

  第叁是佛妙。在其它經典上沒有示現佛往昔的修行經曆,這部經上釋迦牟尼佛闡述了自己往昔是怎麼修行《妙法蓮華經》的,爲了受持《法華經》,怎麼舍棄王位的,是不是佛妙?【寶塔品】中過去的那尊佛也是受持《妙法蓮華經》而成佛道,告訴我們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離不開《法華經》這部經典,是不是佛妙?是佛妙。現在佛釋迦牟尼佛他講他是怎麼成佛的,過去佛在【寶塔品】中又來證道的,未來佛彌勒菩薩要有龍華叁會,你說是不是佛妙?是佛妙。在佛妙的第二層意思上佛講:佛是爲一大因緣故來到于世間,爲什麼來到這個世間?透露給大家,佛是爲一大因緣故來到世間,是佛緣妙。

  第四是內容妙。佛講你要想讀誦這部經典,你要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坐。這是什麼?修行人要有正知、正見、正行,缺乏你的正知、正見、正行,講不了這部經,說不出這部經的真實意思,是不是內容妙?透露出叁界火宅是不是內容妙?開權顯實,講小乘人轉小爲大,是不是內容妙?開近顯遠,【化城叁品】是不是內容妙?講藥王、藥上是不是內容妙?佛在講這部經以後入涅槃了,入涅槃以後怎麼做沒明說,【囑累品】說了藥王他怎麼做,你們就怎麼做,講故事是不是內容妙?太妙了。

  第五衆生妙。有一品是法師講法,佛予授記;還有一品是給聽法的授記。這是不是衆生妙?過去世聽這部經的人、讀誦這部經的人、受持這部經的人和靈山會上他那些弟子們,所有聽這部經的人都給授記。衆生妙就是佛法不唐捐,都可以受益。

  第六護法妙。這部經誰是護法啊?我告訴你,一個是【寶塔品】來證知這部經。還有諸菩薩護持這部經,菩賢菩薩發願:誰要是有一句不懂,我乘六牙白象夢裏告訴他。鬼子母是不是護持這部經的;天王是不是護持這部經的;諸佛、菩薩,天龍八部護持這部經。一般的經典不這麼說,這就是護法妙。

  第七法門妙。佛在這裏闡述了一些修持的法門。什麼是法門妙?一些人一聽說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品】好,都去讀誦。但讀誦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呢?讓你受持觀世音菩薩的法門。《法華經》受持什麼法門?普賢菩薩、彌勒菩薩等。這是走快捷方式往生兜率內院和佛淨土。不受持法門不是修行人,只能算信衆。妙在自覺的去受持法門

  第八因果妙。讀誦一般的佛家經典有功德,讀得不如法不談業報。但這部經不是這樣。讀誦、受持這部經的,佛給授記。如果是诋毀這部經典或誣陷讀誦、受持這部經典的人或法師,生生世世得白癞病(即白癫風),這叫業報。對本部經狐疑不信的得狐臭。在其它經典上沒有此事,這是佛親口說的。所以咱們聽這部經時,堅定不移、不要起懷疑心,這叫因果妙。

  這是把題目、背景、妙意了解了,佛講完這部經以後再講一部《涅槃經》就入涅槃了,爲什麼這麼重要,就是開權顯實,教育他的弟子們轉小爲大,聲聞、緣覺要皈依菩薩乘,就是唯一佛乘,所以才講了《法華經》。我們今天有機緣讀誦、受持這部經典是非常的不容易。我講經不作准備,也沒有講稿或提綱什麼的。想到哪裏就講到哪裏。看起來很隨意,實際是按證悟講,一點也不敢隨意。

  這部經是鸠摩羅什翻譯的,這位法師非常厲害,翻譯經典准確,生生世世賢劫千佛出世他都有願力翻譯經典,他有一些神通,他母親從懷他開始都跟著聰明,他七歲時能舉起鼎,口才好一般人辯論不過他,有的國家爲了爭搶他,還發生了一場戰爭,對方想用水淹掉對面的部隊,由于他在這一方而淹不了(聖人可以躲水火風叁災)。翻譯經典以後他說,我若翻譯的經典都准確,火化時我的舌頭燒不焦,如果翻譯錯了,舌頭和其它人的一樣化掉。這位法師在荼吡時舌頭是鮮活的,沒有燒焦,所以說他的願力和火化時完全是相應的。我們讀誦、受持這部經典時要感謝這位法師,贊歎這位法師的功德不可思議,願力不可思議。

  【序品第一

  開頭如是我聞,是佛經和其它典集的區別,是釋疑而用。這是阿難尊者記述下來的。說佛一時在靈山,爲什麼?不去說哪年哪日,爲息爭論。所以佛經都講一時,沒有具體時間,就告訴你不要把時間用在學術討論上,要用在真實修證上。佛非常慈悲衆生,不要小看這一個詞。佛告訴阿難尊者,以後記錄經典一叫“如是我聞”,區別外道;二是不寫具體時間,讓後世不要在學術討論上打轉轉,佛的慈悲無所不在。靈山會上,一萬二千人,都是一些大比丘,大比丘不是歲數大的比丘,而是有果位的人,具足阿羅漢,世間的煩惱已斷,世間的漏已盡。諸漏已盡,爲什麼八萬四千大劫還回來呀,…

《妙法蓮華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