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聞教得度釋義)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聞教得度釋義)

  元音老人述

  第一部分、緒說

  一、翻譯緣起

  二、卷頭語

  第二部分、正文

  一、頗哇法

  二、誦法須知

  叁、誦法實施

  四、行法須知

  五、行法實施

  結歸

  附編:漢文咒音表

  ◎第一部分 緒說

  今天,有無上勝緣,和諸上善人共同研究佛法。諸位切莫看輕自己,因爲一切衆生均具如來智慧德相,只要我們發心、修法,知道世間一切相都是假的,都不可得,不去追求,回心向善,自度度他,就是大菩薩。我們平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是呀,試看六合之內、宇宙之中的芸芸衆生,得人身者能有多少啊?!胎、卵、濕、化四生不知道有多少,就像大地的土那麼多,得人身者只如一指甲裏的土,真是少得可憐;可那些昆蟲、螞蟻遍地都是,還有我們平常喂魚的魚蟲,用網一兜不知道有多少。所以說“人身難得”真是不錯!而既得人身又能聽到佛法的人有多少呢?那就更少了。整個世界這麼多人,沒有多少人能聽到佛法,即或能聽到佛法,而能聽到大乘了義的經文就更少了;聽到大乘佛法而又能發心實修,證得本性的又更少了!大部分信佛者只是接觸佛法的邊緣,燒燒香,拜拜佛,求點福報,種點善根,只能作爲將來修法成道的資糧。真正能了解佛法的真義,又能按之實修的,真是鳳毛麟角了。今天我們講的這部《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是密教中的密中密,是不輕傳的秘密法寶,是不需要經過修行就能成就的大法。一般淨土宗、禅宗、密宗,都要經過修禅觀、打坐、入定才能把妄想歇下來,打開本來親見佛性,而這部法,不需要這樣修行,你只要懂得成佛了生死是怎麼一回事,得到這個秘訣之後,到臨終時就可以解脫了。所以這是密中密的無上大法。

  我們今天能有幸聽到這個法,真是多生曆劫所種善根得的福報。在未講此法之前,我們先看看“翻譯緣起”和“卷頭語”。了解一下這個法的流傳經過和修習本法所必需具備的基本知識,我們明白之後,就會知道它的珍貴之處。

  中有成就秘笈

  一、翻譯緣起

  (一)

  我們大家活在這個世上,天天有人生,天天有人死。長壽者一百多歲,短壽者十幾年,還有的生下來就死了。人的一生一世,雖有些長短不同,但都是一轉眼就過去了。那麼,人生從什麼地方來?死了又到什麼地方去了呢?大家都不知道。所以生死是個大事!佛就爲這個大事因緣出生于世,指點我們的迷津。讓我們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打破這個迷悶的疑團,打破這個啞謎。

  沒有智慧的人,他也不知生從何處來,死到何處去。他既不管,也不會去研究這個問題。他以爲生到這個世上來,就是穿衣吃飯、娶妻生子的,就這樣糊裏糊塗的混過了一生。從前梁啓超曾就這個問題問大家:“人生到這個世上來究竟是爲什麼?”是叫你來穿衣吃飯的嗎?難道這個世上的飯太多衣太多,沒人吃無人穿,叫你來吃來穿的嗎?可見不是!是要你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嗎?要是只爲娶妻生子的話,那等于糞坑裏的蛆一樣,又有什麼意義!顯然不是那麼一回事。那究竟是爲什麼呢?但愚者無知,也不知研究。就這麼從夢中來,到夢中去。糊裏糊塗轉眼幾十歲、乃至一百歲,人生一世就這樣昏昏沈沈地混過去了。

  在我們人類,想研究人生宇宙真理,打破這生死迷團的人,確是少數。大部分人只知道升官發財、賺鈔票、娶老婆、生活過得舒服一點;能享受,就滿足了。從不知研究人生宇宙的真理和人生于世的價值所在!有智慧的人就不甘迷悶,要研究研究我們人究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死了又到什麼地方去?這個宇宙又是怎樣形成的?他要得出一個正確的答案,所以就産生了哲學。古今中外很多傑出之士紛紛研究這個世界、人生的由來。但是他們費盡心機、竭盡腦力,得不到一個真實正確的答案。有的說唯心,有的說唯物;有的說一元,有的說二元。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得不到真實的結論。只有佛陀能指點迷津,能打破這個啞謎,能正確地告訴我們人生宇宙之由來。今天我們能聽到這大乘了義的佛教秘密經典,真是無上的福報。這個福報不是世間的洪福可比的,所謂洪福,就是地位高一些,收入多一些,生活得舒服一些。但是你生活得再好,也離不了生、老、病、死。到時還是赤裸裸地去了。鈔票再多,一分錢也帶不走。只有研究佛法之後,明白了這個真理,明白了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從而脫出這生死的圈套,這才是了義的大福報。

  很多聰明人在做學問上走不通,得不到答案時,就在宗教上來研究,看看是不是能得到一個真實的答案。“人究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不同的宗教說法各別。基督教說:“是上帝創造的。”伊斯蘭教說:“是真主創造的”。但是要真正再深究一下,上帝創造了我們大家,那麼上帝又是誰創造的呢?就無法解答了。所以,只有佛法說的透徹,不是誰創造誰。佛法告訴我們:無始以來就有這個佛性(無始就是沒有開頭)。這個佛性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見聞覺知的能量,就是我們見聞覺知的性能。我們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根塵相對,就起知覺。所以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臭、舌嘗味道、身體就是對外邊環境的觸覺、第六意識大腦就起知覺和分別。所以說意屬知、身屬覺、眼屬見、耳屬聞、鼻屬嗅、舌屬嘗,這些就是見聞覺知的性能。這就是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人們看不見,就以爲沒有。其實這個性能就像電,我們把電線接好,電燈泡裝好,開關一開,燈就亮了。但這個電看不見,我們的大腦神經就像電線一樣,靠這個性能來起作用。假如我們一口氣不來,就是氣斷了,大腦神經還在,但它卻不能起作用了。所以禅宗人在修法的時候就參:“念佛是誰?”,這個佛究竟是誰念的呢?是你念的,把什麼東西稱作你呢?把身體稱作你還是把思想稱作你?這個身體不是你,因爲身體只是你住的房子。佛性一走,離開身體以後,你的身體就不會念了。那麼,思想也不是你,因爲思想是外界客觀環境在人腦中的反映。沒有外界的客觀環境,就沒這個思想了。身體不是,思想也不是,那麼究竟是誰呢?把這個話頭在心裏思索,就起了疑情,就把你的妄念割斷了。就在能所雙亡的時候,回光自見,就看到這個無相的佛性。這個佛性雖然是無相,但是它有功能。還是有啊!所以我們研究來研究去還是佛法講的是真理。爲什麼呢?因爲它必須經過實證,才得真實受用。我們做功夫做到妄想斷了,妄念絕了,即前念已斷,後念未起的真空時,它一絲不挂,一塵不染,但是了了分明,非同木石。這個“了了分明”的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的知覺性,就是我們無所不能的性能!也就是大家時刻想念明心見性的佛性呀!我們如果在這上面著眼,明悟了,體會了,再能在境上鍛煉,順境不喜,逆境不惱,對境無粘染、愛嗔、取舍之情,就叫“開悟”!因佛法有辦法叫我們打開迷團,親自見到這人生宇宙的本性,所以佛法是人生唯一正確的指南。

  佛教是無神論者,和其它宗教講的不同。佛教不講上帝或神來創造、支配我們,而是自己支配自己,自己創造自己,所以叫“一切唯心造”。而其它宗教都有個至高無上的真神或真主來支配你。有不明白的人說:“佛教不是說人死了之後有十殿閻羅嗎?由閻羅王來判決你,那不就是由閻羅王來支配、發落你了嗎?”不是!那是誤會了。實際上是我們自己支配自己。造善業的有善報,到好的地方去。造惡業的,就要受惡報,到壞苦的地方去。並不是閻羅王來支配你。閻羅王就等于我們的公安局。比如我們沒做犯法的事情,公安局能來幹預我們嗎?假如你做了犯罪的事情,公安局就對你不客氣,要來抓你判刑了。所以一切都是自己支配自己,不是誰來支配你的。我們說造十善就生天,貪嗔癡具足造惡就下地獄。都是你自己造的。十法界就是一心。十法界是指四聖六凡(四聖:即佛、菩薩、辟支佛、羅漢;六凡:即天人、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牲)。這十法界都是我們一心創造的。佛教講的“因果輪回”就是告訴我們:要懂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律,要怕受果報,首先在因地上不要造業。凡夫是不怕造因,只怕受果。菩薩是只怕造因。他不造因,就不會受果。比如我們現在做了犯法的事情,就造了惡因,那就一定要吃官司,受審判坐監牢。我們沒有幹壞事,就不會受這個惡果了。凡夫不是這樣,他只怕受果,不怕造因,爲了達到他享受的目的,不擇手段造惡業,所以社會上就有許多犯法的事情。于是就有了《刑法》、《民法》等等的法律製裁手段。實際上人們就是因爲執著這個色身爲我,才要盡情享受。尤其現在這個世界,科學昌明,物質豐富,有很多的享受,而人的物欲高漲、欲壑難填,有了這樣,還要那樣,都是高消費。自己沒有這個收入,就免不了要做犯法的事情。因此社會上犯法的事件層出不窮,皆由于此。由于我們錯誤地認這個色身爲我,于是就産生了造業的因,生出了妄情。又因爲這個虛妄的情見,就隨情造業,隨業受報,生死輪回,無有了期。可見佛教講的“因果輪回”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與科學家研究出來的“因果律”一樣,是真實可信顛撲不破的。

  佛教講的“無常迅速”,就是告訴我們,人生如朝露,短暫得很。活一百歲,看是長壽了,其實一眨眼就過去了。比如我們現在都幾十歲了,回想當初,就好像剛發生一樣,幾十年一下就過去了。所以快的很。佛看我們就好像朝生暮死一樣。我們這裏一百年,在天人看來,只是一會兒工夫。假如我們在兜率天,那裏的一天,就是我們這裏的叁百多年。我們這裏一個人能活四百歲嗎?假如有,也很少,不過在他們看來,也只有一天哪!人生苦短,很快就要走了,我們該怎麼辦呢?不好好用功修法,以期了生脫死,對得住自己來這個世上走一遭嗎?!佛講的種種警策的話,都是給我們敲警…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聞教得度釋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打坐方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