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九

  【卷九】

  B.色界天——四禅天

  (A)初禅叁天

  1.叁天名義

  ①梵衆天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爲梵侶。如是一類,名梵衆天。】

  【注釋】

  “所修心人”:即修心之人。

  “不假禅那,無有智慧”:“假”,藉,利用。“禅那”,禅定,或亦指首楞嚴定。“智慧”,指佛慧,真實之智慧。謂:若修行人,不修無漏的禅定,亦未得佛智。

  “但能執身,不行淫欲”:以無智慧,故不能行慧觀,觀欲不淨、無常、苦、空等,而令其心究竟離欲;因此他們只能以信解力、意志力、及持戒力製欲,執身不淫。

  “想念俱無”:“想”,憶想。“念”,思念。已作而思之曰想;未作、欲作而思之曰念。

  “無留欲界”:“留”,居留。謂來世不再居留于欲界。(但這只是暫時如是;因爲尚未證聖道,未究竟出離欲界;故與阿那含之永離欲界不同。)

  “是人應念身爲梵侶”:這是譯者省文,應言“是人命終後,應念……”。“梵侶”,梵天之俦侶。亦即化生于色界初禅天中,爲禅天中人。

  “梵衆天”:爲梵天王之子民,天壽二十小劫,身長半由旬。

  【義貫】

  “阿難,世間一切所” 有“修心”之“人”,若“不假”無漏“禅那”修習佛定,且“無有”真實“智慧”,而他們“但能”以信解及持戒力“執身不行淫欲”,甚至“若行若坐” 四威儀中,欲“想”與欲“念俱無”,欲“愛”之“染不生”于心,故其人來世“無”複“留”居于“欲界”;“是人”命終之後,即“應念”化生于色界天上,“身爲梵”天之俦“侶。如是一類” 衆生,“名梵衆天”。

  【诠論】

  從色界初禅天以上的十八天,雖然都已離欲染,但尚有色質,貌如童子,身白銀色,衣黃金色,但無男女之別,純是化生,以其色身殊勝,故稱爲色界。

  色界又稱梵世,或梵天。梵者,淨也,以離欲染而得清淨。色界天不但離淫欲,連食欲及睡欲都已離,稍有饑餓或困倦,便以禅悅爲食,入于禅定,出定時,即精神飽滿,如欲界人吃飽、睡飽一般。因此,欲生禅天,須先離欲,不但離淫欲,且離五欲,才能超離欲界,生于色界。故經雲:“離欲得初禅”。

  ②梵輔天

  【欲習既除,離欲心現,于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注釋】

  “欲習既除”:淫欲之習已經伏除。

  “離欲心現”:離欲之淨心顯現。

  “愛樂隨順”:愛樂隨順不違諸律儀,不再是強製執行。這是因爲這類人,已有定力,已産生定共戒,故由其定力所持故,自然能持戒清淨,因此不再有強行之苦,而有順于定力而行,得順行之樂。

  “梵輔天”:“輔”輔臣,爲梵天王之輔臣。天壽四十小劫,身長一由旬。

  【義貫】

  此類衆生淫“欲”之“習既”已伏“除,離欲” 之淨“心”即得顯“現,于諸律儀”,已能由定力所持故,“愛樂隨順”不違。“是人”于命終後,“應時”生于色界初禅天,而自然“能行梵”臣之“德”,輔佐梵王弘揚德化,“如是一類”衆生“名梵輔天”。

  ③大梵天

  【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衆,爲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注釋】

  “加以明悟”:“明悟”,即有智慧。謂不但具戒,且具智慧,有戒定慧。當然,其定力必然比前更勝。

  “大梵天”:初禅天之王,天壽六十小劫,身長一由旬半。

  【義貫】

  此類衆生“身心妙圓”,四“威儀”俱皆“不缺”,不但具“清淨禁戒”,且“加以明悟”之智慧。“是人”于命終後,“應時”生于色界初禅天,自然“能統”禦諸“梵衆,爲大梵王。如是一類” 衆生“名大梵天”。

  2.結語:伏漏、離欲界苦

  【阿難,此叁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叁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爲初禅。】

  【注釋】

  “叁勝流”:即初禅叁天: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勝”,殊勝,此爲與下界比有二種殊勝:身勝及樂勝。“流”,輩,流趣。

  “雖非正修真叁摩地”:“正修”,依真本而修,即依性(如來藏性)起修。“真叁摩地”,指如來正覺之叁摩地。蓋四禅八定乃屬“凡夫定”,而如來正覺之叁摩地是爲佛定、無漏定。

  “諸漏不動”:“漏”,煩惱。此指欲界的煩惱所不能動。

  “初禅”:初禅于叁界九地中,又稱“離生喜樂地”,以初離欲界生死煩惱,得禅定之喜樂故。于叁災中,初禅天仍能爲劫火所燒,即所謂“火燒初禅”。

  【義貫】

  “阿難,此叁”種殊“勝流”趣之天人,已臻“一切”欲界之八“苦惱所不能逼,雖”仍“非”依真本而起“正修”得如來正覺之“真叁摩地”,仍屬凡夫定者(而非佛定),然于其持戒且修定之“清淨心中”,爲欲界“諸漏”所“不”能“動,名爲初禅”天(離生喜樂地)。

  【诠論】

  四禅八定屬凡夫定,但于正定中,亦有“四禅八定”之名。然而凡夫定中的四禅八定,與正定中的四禅八定,名同而義不同。有何不同?

  一、方法不同,即所依不同。凡夫定爲依有漏心識或其他世法起修,如依地、水、火、風等;而正定須依本性、淨圓覺性而修,故二者不同。

  二、目標不同:同樣是達到初禅,乃至四禅,但求凡夫定者系以此爲最終目標,以此爲滿足,亦即以現生能達初禅定,乃至四禅定,來世得生色界天,暫離欲界苦,以此爲足,不知禅天仍在輪回之中。而正定者,系依本性而修;雖亦達初禅,乃至四禅之境界,但禅定對他們而言,只是手段,因他們要依此定力而進修首楞嚴叁昧,得于佛定。

  故兩者目標迥然不同。是故應知,修正定者,雖亦得四禅四定,但只得其名,只達其境界,而不住于其中,不味著其境界,故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進修無漏。

  (B)二禅叁天

  1.叁天名義

  ①少光天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注釋】

  “其次梵天”:亦即高于初禅之梵天。

  “圓滿梵行”:“梵”,清淨義,因二禅天人具足戒定慧,故稱圓滿。然而須知,其定慧並非如來無上的佛定、佛慧。又,與初禅叁天相比,梵衆天具戒,梵輔天具戒定,大梵天具戒慧;今二禅天具戒定慧,故稱圓滿梵行。

  “少光天”:以其心光及身光尚劣,故稱“少光”。天壽二大劫,身長二由旬。

  【義貫】

  “阿難,其次” 高于初禅之“梵天”,乃“統攝梵人”,具戒定慧,“圓滿梵行,澄” 凝“心”水“不動”,因而“寂”靜“湛”然而起用,全身“生光,如是一類” 衆生,“名少光天”。

  ②無量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注釋】

  “光光相然”:“光光”,身光與心光。“相然”,輾轉相燃相映照。以其定力轉勝,故其光亦勝于前。

  “無量光天”:天壽四大劫,身長四由旬。

  【義貫】

  此類衆生由于定力轉勝,其光亦勝,身“光”與心“光”輾轉“相然”相映,“照耀無盡,映” 照“十方”小千世“界”皆“遍成琉璃;如是一類” 衆生,“名無量光天”。

  ③光音天

  【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

  【注釋】

  “吸持圓光”:吸取執持圓滿之光明。

  “成就教體”:成就以光代音之梵行教體。

  “發化清淨”:“發”,宣發。“化”,梵行之教化。“清淨”,以無著無染故清淨。

  “光音天”:天壽八大劫,身長八由旬。

  【義貫】

  此類衆生“吸”取執“持圓”滿之“光”明,“成就”其以光代音之梵行“教體”,宣“發”梵行之教“化清淨”無著無染,“應用無”有窮“盡;如是一類” 衆生“名光音天”。

  2.結語:離憂、伏粗漏

  【阿難,此叁勝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叁摩地,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爲二禅。】

  【注釋】

  “一切憂懸所不能逼”:因爲于初禅天中,剛離于欲界苦,恐怕還會墜落,故憂愁懸挂,其心隱隱不安,須時時以修“有覺有觀”來對治。今既已至于二禅天,離欲界已遠,因此害怕墜落的恐懼感已息,憂懸所不能逼,因而安心于定中入“無覺無觀”之觀行。

  “雖非正修真叁摩地”:雖是無覺無觀,但也仍非如來之正覺叁摩地,仍屬有漏定。

  “粗漏已伏”:“粗”,大也。初禅時只得漏心(煩惱心)不動,但尚未能製伏。今二禅天中,能以定力壓伏前五識煩惱心,令不起現行,故稱“粗漏已伏”。

  “二禅”:于叁界九地中,又稱定生喜樂地,以其能以定力功德,發生喜樂。此天于叁災中,火災不到,但有水災,即所謂“水漫二禅”,以其心中具有喜水故。

  【義貫】

  “阿難,此叁” 種殊“勝流”趣之天人,“一切”初禅天人怖墜之“憂”慮“懸”挂“所不能逼,雖非” 依寂常之真心“正修真”實“叁摩地”,然其“清淨”梵行“心中”,前五識現行之“粗漏已”以定力壓“伏”不起,“名爲二禅”天(定生喜樂地)。

  (C)叁禅叁天

  1.叁天名義

  ①少淨天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發成精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淨天。】

  【注釋】

  “圓光成音”:其圓滿之光明成就音聲。

  “披音露妙”:披發音聲,顯露妙理。

  “發成精行”:複依妙理發成精玄之行。

  “通寂滅樂”:“通”,達到。謂:以定力初伏第六識,而達于禅定中輕安之心所發寂靜之樂。然此寂滅乃相似寂滅,非可濫于本性寂體全顯之真寂滅,兩者系同名而異體。

  “少淨天”:天壽十六大劫,身長十六由旬。

  【義貫】

  “阿難,如是天人”,以其“圓”滿之“光”明“成”就“音”聲,而“披”發“音”聲顯“露妙”理,複依妙理而“發成精”玄之“行”,更以定力伏第六…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禅之甘露 目次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