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宗喀巴大師造 翻經沙門釋法尊謹譯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簡介

  《入中論》是公元七、八世紀,印度極著盛名的中觀派學者吉祥月稱論師所著。他出生在南印度娑曼陀地方,是佛護論師的再傳弟子,他認爲龍樹菩薩的《中觀論》的諸種解釋中,唯佛護論師能圓滿解釋聖者父子之意趣;以此爲本,更複采取清辨論師所有善說,兼亦破除其少數非理之處。佛護論師的中觀學傳至月稱論師而大宏其說。

  月稱論師關于中觀學派之著述,有十余種。其中一部是爲龍樹《中論》作精詳注釋的《中觀明句論》,黃教僧人頗予重視。另有《四百論廣注》、《六十如理論疏》等。《入中論》是他學習中觀,有獨特心得,發表自己見解的一部權威作品。他出生在印土大小乘佛法均極隆盛的時代。他在擔任那爛陀寺堪布時,大弘中觀宗,當時弘揚中觀學說的有多種派別,彼此論難不巳。論師追隨佛護阿阇黎,直探聖者父子真義,摧伏異說,所向披靡。又多次與唯識學者辯論而 獲決勝。那時有一位博學精微、學通內外的唯識宗大師月官論師,前來那爛陀寺與他往返爭論達七年之久。故《入中論》,除與《中論》相同,破斥二乘外道而外,複廣破唯識、及中觀自續諸師,尤爲本論特色。

  宗喀巴大師在講《八難題》中指出,佛護、月稱二大論師對聖者龍樹中觀根本慧論之注釋,不同于其它注釋處甚多,最重要者有其八種:

  (一)不許有阿賴耶識。雖不許阿賴耶識等,但作業亦不失壞。唯名言假安立之因果有或無,在壞滅之業上亦爲有故。

  (二)名言中亦不許有自相。若許名言中有自相者,聖者之智應成爲破壞〖有事〗之因,性空即成他空、非是自空。

  (叁)名言中許有外境。在名言能量之份上,境與心二者均同爲有;而在思維真實性份上,二者亦同爲非有。

  (四)不許自相續。在方法論上,依龍樹大士隨應破的方法,非自立因。

  (五)不許自證分。謂自證分不能領受自體,以諸作用不能于自體而轉,如刀不自割。故心自緣不應道理。(六)聲緣二乘聖者亦證法無我。

  (七)谛實執及其種子即是煩惱障。二妄現之習氣即所知障。

  (八)佛盡所有智爲現量知。知如其一切所有顯現谛實之智,雖亦爲現量了知,然不迷亂,非由病識增上力顯現爲謗實故。

  以上四許四不許,是佛教中極爲重要之論題,本論對此,類有論說。

  總謂月稱論師綜合《華嚴》《般若》《法華》叁經的思想,本著龍樹菩薩抉擇之空義,而完成此論。不僅講甚深空理,而且談菩薩大行,更顯示佛果功德。境行果叁,皆悉具足。本論論體,主要分因地與果地二分,共十一地。其中菩薩因地十品,是以勝義菩提心之十種分位,采用《華嚴經》十地作爲品名,如次配以十波羅密多。每地菩薩都有其所修之行,所證之理,地地增勝,最後佛地果位,所修諸波羅密皆已圓滿,所證之真理亦複究竟。而于第六品菩提心現前地中,以占全書約叁分之二的篇幅,盛破唯識師等,成爲全論之中心。此複符合藏人之學風,因而取得了藏地對中觀派論著之代表作的地位,列爲黃教僧人必學之五大部之一。

  本論卷十曰:〖 智者達空即解脫。〗解脫生死必須要通達無性空見,乃得成辦。若離緣起正觀,未得無自性之甚深智慧,尚不能得聲緣解脫,況論成佛度衆生。藏人之重視中觀學說,決不是偶然的。

  《善顯密意疏》作者宗喀巴大師,降生于一叁五七年、青海西甯地區(藏人稱爲宗喀,義爲宗水)的一個佛教家庭內,叁歲時,依止當地噶當派大德,修雅曼達迦成就之敦珠仁欽而住,七歲受沙彌戒,取名羅桑紮巴,依止十年,學習了多種經論。敦珠仁欽對大師此後學經的路術、 思想格局均有重要影響。十六歲進藏深造,在聶塘極樂寺學習以《現觀》爲首之慈氏五論,十九歲開始參加桑樸寺辯場,以《現觀》立宗答辯,初露頭角。後見《現觀》釋文多引《俱舍》,較爲難懂,乃發心學《俱舍》,二十歲夏,住孜欽寺,從薩迦派學識淵博之喇嘛貢嘎貝,聽學喇嘛自己注釋之《現觀》,甚覺滿意。進而請求講授《俱舍》。喇嘛以年老體衰,乃介紹其弟子仁達瓦。大師從仁達瓦學《俱舍》,文字義理,均極明了。對仁達瓦生起極大敬信,嗣後經常依止聽學。是年秋,仁達瓦爲大師第一次講《入中論》,此後五年中,又爲他重講《入中論》二次,並反複講授《量釋論》、《俱舍》、《集論》等重要論典。仁達瓦成爲大師一生主要之師承,對大師有很大的影響,大師的一些顯教經論注疏,在義解方面,多數系根據仁達瓦的見解而寫。

  叁十二歲冬,大師改戴黃帽。黃帽原爲持律者所戴,即含有重興戒律之意。大師提倡戒律,自己能嚴格地遵守,悉糾昔舊諸派之流弊。大師之學問行持均達到最高的造詣,足以領導群倫,他會通一切經教,互不相違,認爲一切聖言皆是最勝教授,大乘道遍攝一切余乘所有斷證功德,一切至言皆攝人成佛大乘道支分中。此複學修之過程,必須經曆由下而上,從淺人深、循步漸進的次第,不可缺支、或躐等,在挾擇見地上,以中觀爲正宗,以月稱爲皈依。大師建立格魯派,中興了藏地已趨衰頹的佛教,使正法住世近七百年,迄今仍爲西藏最大之教派,教化流布遠及青、康、甘、蜀、蒙古等地,最近國際上掀起〖藏學〗熱潮,真有普及全球之勢。大師功行業績,至高至偉,後世尊爲第二法王,足見其感召之深矣。

  譯者法尊法師,俗姓溫,河北深縣南堡村人。 一九0二年十二月十四日生,一九八0年十二月十四日示寂,世壽七十九,戒臘六十。法師幼而岐嶷,弱齡慕道,年滿二十,受具于北京法源寺,後入武昌佛學院。一九二五年入藏學法,十載勤學,備通叁藏。一九叁六年返漢,主持漢藏教理院十余年。一九五六年起任中國佛學院付院長,一九七八年後,兼任院長。

  法師畢生致力于翻譯藏文經論,五十余年,積功不替。前後翻譯西藏格魯派重要論著,如《菩提道次第攝頌》、《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辨了不了義論》、《辨法法性論》等多種,又依獅子賢論主疏,譯述《現觀莊嚴論略譯》,並將《大毗婆沙論》二百卷,及《社會發展史》等由漢譯藏,編輯藏漢,漢藏字典詞彙若幹種。爲響應中國佛教協會爲四化立功之號召,法師以耄耋高齡,譯出陳那菩薩《集量論》、法稱論師《釋量論》及僧成大師《釋量論疏》等數十萬言。早年脫稿而未曾出版問世的、尚有《五次第論》等重要密部論著。法師對介紹藏地佛教高深理論、及交流漢藏文化,作出了偉大的貢獻,起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海外譽稱爲我國近代第一大譯師雲。

  釋迦教下比丘幻慧依若幹資料整理撰集

  一九八八年八月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卷一

   敬禮皈依恩師妙音與聖者父子足

  釋第一勝義菩提心之一

  一切深廣善說藏 普爲世間不請友 啓示叁地善道眼

  牟尼法王常照護 遍于無央佛會中 演唱最勝甚深處

  作獅子吼無能等 妙音恩師恒加持 叁世諸佛心中心

  緣起中道離二邊 佛記龍猛如理釋 至心敬禮哀攝受

  由前教授登高位 以自所見示衆生 演說善道得自在

  敬禮吉祥聖天足 奉行至尊妙音教 開顯龍猛究竟意

  證得悉地持明位 頭面敬禮佛護足 微細難測大仙道

  龍猛不共諸關要 圓滿開顯月稱師 及靜天足我敬禮

  龍猛提婆所成宗 叁派大車廣解釋 我以無垢淨慧眼

  不共要義皆善見 此間欲宣彼宗者 我爲除其惡說垢

  因衆請故以淨語 當即廣釋入中論

  今依月稱論師入中論釋解說無倒決擇深廣二義大入中論,分四

  甲一 一釋題義,甲二 釋禮敬,甲叁釋論義,甲四 釋末義。今初

  〖摩陀耶摩迦阿波達囉拿摩〗

  此論于印度四種語中,雅語爲〖摩陀耶摩迦阿波達囉拿摩〗,藏語〖名入中〗,其所入之中是中觀論。如雲〖爲入中論故〗。又釋論于引根本慧時,每曰〖中觀雲雲〗,故知是根本慧論也。雖般若燈論。依〖摩陀耶摩迦〗字根,謂中觀論與中觀宗皆名中觀。然此言〖中觀〗,當知唯是(龍樹)中觀論,勿作馀中觀論及中觀義解。由此論入根本慧者。有謂彼論未廣說世俗勝義自性,此論廣說,故能入彼。然決擇真實義之正理異門,根本慧中較入中論尤廣。故彼說未善。自宗謂由甚深廣大二門能入根本慧論。初如自釋雲:〖智者當知此宗是不共法〗。又雲:〖不通達真實義故謗此深法,今欲無倒顯示論真義故,造此入論,入中觀論〗。此說爲顯自宗所決擇之中觀義,不共馀中觀師。及顯中論不可順唯識釋,故造入中論。顯句論說:“依緣假立之理,如入中論應知”,又根本慧論與顯句論,皆未廣破唯識宗,惟此中廣破。故依此論二種所爲,乃能善解根本慧論之義,是爲此論入中觀之第一理門。二由廣大門入中觀者。聖者宗,不以有無通達甚深真實義慧而判大小乘。但根本慧論除甚深品外,未別說有廣大大乘法。論說彼以無邊理門,廣說法無我義。故于大小兩乘中,唯爲大乘所化而造。如自釋雲:“又爲光顯法無我故,宣說大乘亦應正理,欲廣說故。聲聞乘中,則唯略說”。此說最顯,後當廣釋。是故若于彼論所說道中,別以聖者所說大乘廣大道而滿足之,極爲善哉。爲滿足彼故,宣說異生地叁法,聖位有學十地及果地。又于五地六地次第,宣說依止靜慮自性修正奢摩他,以觀察二無我真實義之妙慧,修毗缽舍那。故于思惟根本慧論義時。若不憶及此論所說諸法,而思惟甚深廣大和合之道次者。則知彼人失于造入中論之二種所爲。故依此論由廣大門入根本慧論之道,即是入中觀之第二理門。

  甲二 釋禮敬

  〖頂禮曼殊室利童子〗

  頂禮妙吉祥者。是法先王之遺製,以此論爲勝義阿毗達磨,宣說慧學爲主故。

  甲叁 釋論義分四 ,乙一 造論方便先伸禮供,乙二正出所造論體,

   乙叁 如何造論之法,乙四 回向造論善根。初又分二,丙一總贊大悲,

   丙二 別禮大悲。今初

  …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