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更慈悲
頂果欽哲法王說明《菩薩37種修行之道》
The Heart Of Compassion
原頌:嘉瑟·戊初·東美 (Gyalse Ngulchu Thogme)
開示:頂果欽哲法王(Dilgo Khyentse Rinpoche)
文集總召集:賴聲川 譯者:項慧齡
審定:蓮師中文翻譯小組(賴聲川、丁乃竺、劉婉俐、楊書婷、項慧齡)
出版社:雪謙文化(全佛)
內容簡介
《你可以更慈悲》是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針對藏傳佛教最受尊崇的法典《菩薩叁十七種修行之道》所做的論釋。《菩薩叁十七種修行之道》是由十四世紀的嘉瑟·戊初·東美所著。這個精簡甚深、由叁十七個偈頌所構成的詩篇在藏語世界中家喻戶曉,並且從數個世紀以來,已經爲無數的修行者帶來巨大的利益。
《菩薩叁十七種修行之道》容易背誦,是整個菩薩道的摘要,被認爲是大乘佛教另一部重要著作《入菩薩行論》的精華,並且一直是藏傳佛教所有傳承偉大上師教授和論釋的主題。
頂果·欽哲仁波切的論釋汲取了他無比深刻的智慧和經驗。最重要的是,這些論釋是爲了那些想要把這些教授在日常生活中付諸實修的人所設計。
目 錄
推薦序 蓮花盛開的大智 貝諾法王
推薦序 黑暗中的明燈 達龍哲珠法王
中文版序 傳承和體現 雪謙·冉江仁波切
中文版序 導言:慈悲的力量 馬修·李卡德
英文版序 導讀:汲取欽哲仁波切的智慧和經驗
[原頌作者簡介] 嘉瑟·戊初·東美簡傳
[本書作者簡介] 頂果·欽哲仁波切簡傳
本續
論釋
導言
啓敬偈
頂禮
第一部 前行
首先,你必須讓這個稀有難得的人身具有意義
第二,舍棄故鄉——叁毒之源
第叁,建議居住在僻靜處——所有良善品質的來源
第四,思量無常,以放棄對今生的挂慮
第五,避免不合適的朋友,避免結交製造逆緣的朋友
第六,依止上師,他的示現爲你的修道進展製造了順緣
第七,皈依,佛教教法的入門
第二部 正行
第一,下等根器衆生的修道
第二,中等根器衆生的修道
第叁,上等根器衆生的修道
1.願菩堤心
2.行菩堤心
I.相對菩堤心
A.自他交換之座上修法
B.把逆緣用于修道之座下修法
i.把你不希望發生的四件事情用于修道
a.如何把“衰”用于修道
b.如何把“苦”用于修道
c.如何把“毀”用于修道
d.如何把“譏”用于修道
ii.把兩件難以忍受的事用于修道
a.如何把“待人仁慈而被以無禮回報”用于修道
b.如何把“羞辱”用于修道
iii.把“成功”與“匮乏”用于修道
a.如何把“匮乏”用于修道
b.如何把“成功”用于修道
iv.把“貪”與“嗔”用于修道
a.如何把嗔恨的對象用于修道
b.如何把貪欲的對象用于修道
II.究竟菩堤心
A.毫不執著地安住在離于戲論之狀態的座上修法
B.舍棄相信貪嗔之對境爲真實存在之座下修法
i.舍棄相信貪欲之對境爲真實存在
ii.舍棄相信嗔恨之對境爲真實存在
3.修學這些法門的戒律
I.修學六波羅密
A.布施波羅密
B.持戒波羅密
C.忍辱波羅密
D.精進波羅密
E.禅定波羅密
F.智慧波羅密
II.修學經典所教導的四指示
A.檢視自己的缺失,加以棄絕
B.不談論菩薩的過失
C.不執著功德主的財産
D.不說尖酸刻薄的話
III.修學如何戒除負面情緒
IV.修學用觀照和警覺來利他
V.回向功德以達到圓滿證悟
結頌
1.此法本撰寫的方式、以及爲誰而寫
2.這些修行法門的無謬本質
3.請求寬恕的謙卑祈願文
4.回向撰寫這本著作的功德
5.跋
最後的忠告
附錄
附錄一:關于上師的增補論釋<偈頌六>
A.正確和錯誤的上師
B.上師相應法
附錄二:關于貪欲的增補論釋<偈頌二十一>
肉類、酒精和性的危險
附錄叁:關于禅定波羅密的增補論釋<偈頌二十九>
A.止與觀
B.禅定
附錄四:關于智慧波羅密的增補論釋
附錄五:修心祈願文
菩薩叁十七種修行之道本續(文言版)
參考書目
響應頂果欽哲法王慈悲心髓的遺願
[推薦序]
蓮花盛開的大智
甯瑪派—白玉傳承,貝諾法王
叁時諸佛之心子、烏金蓮師之紹裘、空性了義之金剛總持——此依估主 頂果欽哲法王的金剛語偈誦文集,我等福德具足的弟子衆,僅僅見、聞、憶即能淨除無明昏暗,種下解脫種子。
稀奇珍貴的法語近來集結成冊,見聞者叁毒與妄念止息,善惡取捨無誤,證得如蓮花盛開的大智,對于今生與來世有增廣的善德。願此功德力能促進世界和平、衆生吉祥!
巴楚貝瑪諾布
2007年12月2日
[推薦序]
黑夜中的明燈
甯瑪派—多傑劄傳承,達龍哲珠法王(Taglung Tsetul Rinpoche)
衆所皆知的佛子---銀水(嘉瑟·戊初·東美)尊者著作之一切菩薩所應修持《菩薩37種修行之道》,乃是爲了利益一切追尋解脫者,粹集“菩薩藏”所說言教,清楚講說,修學一切佛子菩薩行持之典籍。
如果每一人都能夠聽聞與思惟前譯派教法,明燈——估主頂果欽哲法王·饒薩達瓦著作的《你可以更慈悲》之宗旨解釋,必然可以明白所有“菩薩藏”之主旨,增長一切善相,敬請各位知曉。
達龍哲珠 敬書呈奉
2007.10.10.
[中文版序]
傳承和體現
雪謙·冉江仁波切(Shechen Rabjam Rinpoche)
頂果欽哲仁波切他自己認爲最重要也最感欣慰的,就是他所保存和出版的法教,不僅他個人能修持、體現和傳承,他人也可依次來修持。矢志做爲頂果欽哲仁波切的心靈傳人,我現在唯一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保存他的法教,繼續完成他的心願。讓有緣閱讀《頂果欽哲法王文選》的所有讀者,都能依著自己需求與領悟,而得到欽哲仁波切給他們的心靈指導、實修建言和廣大開示。
很高興,在臺灣的雪謙文化出版社能不間斷的將頂果欽哲仁波切的法教在臺灣及亞太地區陸續發行出版。在此,我誠摯地感謝由賴聲川先生所召集的蓮師中文翻譯小組所有成員、雪謙文化出版社的工作同仁,以及所有協助《你可以更慈悲》出版的臺灣朋友。因爲你們的堅持和努力,使得更多人可以體驗到頂果欽哲仁波切的慈悲與智慧。
雪謙·冉江仁波切
2007.10.20.
[中文版序]
導言:
慈悲的力量
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
對一切衆生而言,避免痛苦,獲得快樂的渴望是不可或缺的。這種渴望是我們所有行爲的驅力。我們的本性需要這種渴望。它激發我們的每一個行爲、每一個話語以及每一個念頭,由于是如此的自然,因此我們完全沒有覺…
《你可以更慈悲(菩薩37種修行之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