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

  妙境长老

  目录

  金刚经讲记

  前辑.前言

  金刚经冠科

  前言

  释经题

  叙传译

  前辑.正释经文.壹

  正释经文.一

  正释经文.二

  正释经文.三

  正释经文.四

  正释经文.五

  正释经文.六

  正释经文.七

  正释经文.八

  正释经文.九

  正释经文.十

  前辑.正释经文.贰

  正释经文.十一

  正释经文.十二

  正释经文.十三

  正释经文.十四

  正释经文.十五

  正释经文.十六

  正释经文.十七

  正释经文.十八

  正释经文.十九

  正释经文.二十

  前辑.正释经文.参

  正释经文.二十一

  正释经文.二十二

  正释经文.二十三

  正释经文.二十四

  正释经文.二十五

  正释经文.二十六

  正释经文.二十七

  正释经文.二十八

  正释经文.二十九

  正释经文.三十

  前辑.问答

  问答.一

  问答.二

  问答.三

  问答.四

  问答.五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讲记(前辑)

  玅境长老宣讲于美国法云寺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冠科

  甲一、序分二 乙一、通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乙二、别序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甲二、正宗分二 乙一、开显无为法胜义谛相二 丙一、摄受已成熟菩萨方便三 丁一、般若体门二 戊一、须菩提问二 己一、赞佛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己二、请问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戊二、佛答二 己一、赞许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己二、正答三 庚一、发菩提心四 辛一、广大心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辛二、第一心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辛三、常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辛四、不颠倒心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庚二、修无相行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庚三、得无相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丁二、信受门二 戊一、须菩提问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戊二、佛答三 己一、标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己二、释信者相三 庚一、持戒清净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庚二、修福无量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庚三、得无相慧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己三、引证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丁三、格量显胜称叹劝修门三 戊一、举外施格量二 己一、正举二种财施格量称叹二 庚一、正举二施格量受持般若一四句偈二 辛一、举三千世界七宝布施格量四句二 壬一、正举财施格量二 癸一、正举财施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癸二、格量般若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壬二、释成格量之义三 癸一、能成佛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癸二、能成声闻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癸三、能成菩萨道三 子一、得无生忍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子二、庄严净土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子三、得法性身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辛二、举恒沙界七宝布施格量四句二 壬一、明财施福多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壬二、明法施格量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庚二、称叹般若在处处贵在人人尊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己二、辨于经名二 庚一、须菩提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庚二、佛答二 辛一、答经名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辛二、答奉持二 壬一、略答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壬二、详答三 癸一、化法离言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癸二、化处非实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癸三、化主无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戊二、举内施格量二 己一、舍恒沙身命二 庚一、正明格二 辛一、正明舍恒沙身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辛二、正格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庚二、领解劝行二 辛一、领解述成二 壬一、领解四 癸一、自领解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癸二、他领解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癸三、明自领解为易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癸四、明他领解为难三 子一、正明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