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的消息
恒實、恒朝法師著
恒實和恒朝兩位行者,從一九七七年五月自洛杉矶金輪聖寺開始跪拜,至一九七九年十月抵達萬佛聖城,曆時二十九個月,每天的行程,在日記裏都有詳細的紀錄;字裏行間,真情流露,天機暢發,啓迪良知;而文筆俐落灑脫,似從自性智慧的源泉,滾滾流出。兩位途中所見所聞,無奇不有。上至諸佛菩薩顯靈,下至山妖水魅作怪,千變萬化的人生世相,如連續劇,如走馬燈,高潮疊起,引人入勝。
兩位法師朝山的指南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所發的大願是“不爲自身求安樂,但願衆生得離苦。”這是大乘菩薩悲天憫人的大行大願。一方面,這是爲世界祈求和平、消災解難、平息戰爭及減少殺人武器;另一方面,是爲了成就萬佛聖城的功德莊嚴。···
修行者的消息(一九七七年五月)
修行者的消息(一九七七年六月~八月)
修行者的消息(一九七七年九月~十一月)
修行者的消息(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七八年二月)
修行者的消息(一九七八年叁月~五月)
修行者的消息(一九七八年六月~十月)
修行者的消息(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七九年一月)
修行者的消息(一九七九年二月~四月)
修行者的消息(一九七九年五月~七月)
修行者的消息(一九七九年八月~十月)
修行者的消息
(一九七七年五月)
恒實、恒朝法師著
示真行者
示廷行者
弟子果真的誓願
序
修行者的消息
示真行者
宣化上人示
汝等行人。須具堅誠恒之志願。千魔不改。萬難弗退。彼天雖高。我行比天更高。彼地雖厚我志比地更厚。金剛山雖堅。我心比金剛山更堅。香水海雖深,我願意比香水海更深。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舍己爲人。不求名聞利養。爲法忘軀。躬行實踐。發揮發華嚴法髓。闡揚大乘要義。作現在迷途之指南。爲未爲衆生之模楷。諸佛歡喜。菩薩開顔。有情離苦。無緣獲度。大丈夫之能事畢矣。其勉諸。即說頌曰:
沖天大志滿太虛 移山倒海亦非奇
挽救狂瀾喚迷夢 扶助正法度群機
衆生成佛地藏願 廣修供養普賢期
禮敬如來波羅蜜 摩诃般若即菩提
一九七七年十月示于萬佛城無言堂
示廷行者
宣化上人示
謙、美德也。若過謙者。則懷詐矣。儉,良行也。若過儉者。則近悭矣。是故古人。敦品立德。務求中道。既非太過。更避不及。所謂勿谄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窮則獨善其身,遠則兼善天下。和谒處世。平易近人。切戒貢高我慢。目中無他。真有智者。決不自贊。真有德者。決不毀人。真有道者。決不自滿。真有功者。決不自誇。莫效狂者。自言衆濁獨清。衆醉獨醒。驚世駭俗。標新立異。魚目混珠。紊亂視聽。同流合汙。德中之賊。遺害社會。望自惕之。即說頌曰:
孔子先殺少正卯 言僞而辯逞視巧
德中蟊賊害同倫 法門蛇蠍將人咬
衛護聖教莫畏勞 保輔仁者精進早
悟得本來原如是 因何當初竟迷倒
一九七七年十月示于萬佛城無言堂
弟子果真的誓願
一九七五年于金山聖寺出家以前所發的願
一、與一切衆生同時成無上正等正覺。
二、生生世世出家修道護持弘揚解說上宣下化老和尚的教法。
叁、依教奉行。
四、每天持誦大悲咒。
五、護持修學大悲法門四十二手眼和一切療病的玄法。
六、護持念誦楞嚴神咒和一切咒真言陀羅尼。
七、嚴守如來戒律。
八、持銀錢戒。
九、過午不飲漿。
十、禮拜大方廣佛華嚴每一個字忏悔業障。
十一、翻譯弘揚藥師如來寶忏。
十二、願代衆生受苦,普皆回向一切福樂功德善根給衆生。
十叁、爲衆生轉大*輪。
十四、宣說因果的道理。
十五、具足圓滿忍辱波羅蜜,不發嗔心。
十六、斷欲去愛,無所願求。
十七、不和任何一個人競爭作比較與比賽。
十八、不以弘揚佛法的工作求名聞利養。
十九、時時回光返照,不爲自己著想。
二十、願生生世世童貞入道。
二十一、體不離沙門之表,面常絕嘻笑之容。
二十二、唯除需要服務叁寶用到的語言,口不出其他的話。
二十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
二十四、一切求願必獲滿足。
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于金山聖寺一九七六年九月七日弟子發願從羅省到萬佛聖成作叁步一拜爲求世界和平報師的恩成就萬佛聖城速急圓滿萬佛功德即說頌言:
叁步頂禮佛法僧
一心皈命華嚴經
消災報恩度群品
發願叩拜萬佛城
止語斷愛食缽飯
去虛存實守中庸
回光返照觀自在
慧劍破塵出火坑
弟子果真的誓願
一九七八年二月六日在金輪聖寺發這誓願
一、修止語行。
二、吃一缽飯。
叁、不吃糖類的食品。
四、不喝牛奶。
五、不進入白衣的家宅。
六、一切的佛事要和平時一樣不要來遲。
七、心持背誦華嚴經十行品。
八、在每一個世界以弘揚正法爲自己的責任。
九、明心見性。
十、誦持大悲咒每天一百零八遍。
十一、斷淫欲。
十二、一切求願必獲滿足。
于馬來西亞芙蓉市一九七八年八月十八日
願生生世世弘揚修學
大乘聖賢菩薩摩诃薩
的經典教法和行爲。
弟子果真的誓願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叁日
一、修菩薩道于生生世世在在處處常隨真如堂上上宣下化老和尚行化度生永遠護持和弘揚師尊的教法。
二、護持正法闡揚大乘要義。
叁、作真佛子。
四、唯除說佛法真理或爲服務叁寶需要用到的言語不說別的閑話。
五、以十叁心離貪名貪味的垢染(一)真實心(二)正直心(叁)知足心(四)無雜染心(五)平等心(六)清涼心(七)謙下恭敬心(八)信樂無上甚深微妙法心(九)堪忍心(十)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心(十一)無高下心(十二)知報恩心(十叁)不望報心。
六、于每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不以五欲七情的因緣故而惱一衆生,童貞入道,性不染愛情之逆,還本返原。
七、護持弘揚十大願王行願,若一衆生未圓滿證入十大願王行願,我終不證無余涅槃。
八、護持弘揚法界之經,生生世世在在處處修學華嚴大法,發揮華嚴法義,願禮敬稱贊供養如是經典,願常背帶之,以血書之,願手捧,目觀心,口誦之,願心常悟入如是經典于盡法界虛空界每一個世界有佛說此經,願現身在佛前禮贊歎供養承事諸佛受持此法,于微塵數世界講之寫之闡釋此法。
九、願于無量佛刹微塵數世界,于彼世界每一個趣道,于每一個可教化衆生之前願現身說法,令之離垢,發菩提心,究竟證入無余涅槃。以圓滿此願,願得五眼六通,願證佛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願得四十二手眼千手千眼無量化身辯才無礙大陀羅尼無量方便(本來此諸法是不可求的,承認唯有願力才能獲之,弟子爲甚麼要證之呢?爲教化衆生。因此就發願終不以此法,爲不和正法而行之,但爲利益衆生護持正法而願得之,弟子本人作清淨法器的時候,沒有自私自利心,那時請叁寶慈悲遺此法給弟子本事滿我教化衆生的願)。
十、願以此發願功德,普皆回向一切衆生,願悉證明普賢行願,同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而我此願無有窮盡。
序
“樂法真實利,不愛受諸欲;
思惟所聞法,遠離取著行。
不貪于利養,唯樂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專精無異念。”
—華嚴經十地品之一歡喜地—
恒實和恒朝兩位行者,從一九七七年五月自洛杉矶金輪聖寺開始跪拜,至一九七九年十月抵達萬佛聖城,曆時二十九個月,大部分時間都是沿著加州海濱公路朝北禮拜。每天的行程,在日記裏都有詳細的紀錄;除此之外,兩位差不多每周都有書信向上人報告途中的經曆、進展及心得。這些信劄均于萬佛聖城華嚴法會四衆面前公開宣讀。字裏行間,真情流露,天機暢發,啓迪良知;而文筆俐落灑脫,似從自性智慧的源泉,滾滾流出。兩位途中所見所聞,無奇不有。上至諸佛菩薩顯靈,下至山妖水魅作怪,千變萬化的人生世相,如連續劇,如走馬燈,高潮疊起,引人入勝。透過自性的體悟生花妙筆,娓娓道來,繪聲繪影,如在目前。兩位行者智珠圓明,見色明空,頻頻指出:“一切唯心造”。一切境界皆由修行人的本源自性所變現,是虛妄不實,如鏡花水月,浮光夢影,但相不礙性,色不異空。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這兩句話含有很深的哲理,讀者者細心玩味,當可得到很大的啓示。
兩位法師朝山的指南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恒實的誓願是禮華嚴,並回向法界有情。沿途餐風露宿,曆盡歎辛,至誠格天,純真入聖,自入佳境,華嚴玄義已在不知不覺中織入兩位行者的雲錦裏,如星月交輝,光光相入,融溶一體。兩位的苦行高蹈,感動護法善神鹹來擁護,在途中所遇到不可思議的“奇迹”感應,不可勝數。難怪他們稱華嚴經爲“宇宙的藍圖,造化的章本,自性裏最深刻的輪廓。”讀者若能從這本書中得到些微的啓示,從而步兩行者之後,一門深入鑽研華嚴,行解相應,“同登華藏玄門,共入毗盧性海”,則世界幸甚!人類幸甚!
恒實、恒朝所發的大願是“不爲自身求安樂,但願衆生得離苦。”這是大乘菩薩悲天憫人的大行大願。一方面,這是爲世界祈求和平、消災解難、平息戰爭及減少殺人武器;另一方面,是爲了成就萬佛聖城的功德莊嚴。目前佛教在西方初肇始基,城中四衆缁素無不盡心竭力,希望弘揚正法、匡正人心、淨化世界,開墾“全世界佛教徒真正的皈依處”。萬佛聖城的每個人都抱持著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精神。只知盡其在我,自強不息地栽培心地上的菩提幼苗,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它會在和風時雨的薰沐之下,茁壯長大,開花結果。願與天下有情,共成圓覺,…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