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紅史(亦名烏蘭史冊)

  紅史

   整理者說明

   蔡巴·貢噶多吉所著《紅史》(亦名烏蘭史冊,爲《紅史》的蒙古語譯名),曆來爲藏族先輩諸史家所推重,他們在各自著作中多收錄《紅史》的唐書吐蕃部分,視其爲唐蕃雙方同期編寫的資料。大學者桂譯師·宣努貝所著《青史》、巴俄·祖拉陳瓦所著《賢者喜宴》第十六函就全文收錄了他們當時所見到的這部分文字。因此,《紅史》有多種手抄本流傳,成爲研究藏族史及唐蕃關系不可缺少的文獻。但是,上述《青史》和《賢者喜宴》收錄的部分在文字上已不盡相同,對唐蕃雙方帝王年號及在位年數等也有錯訛,對其它史實的記載也有乖違疑難之處。因此,我們將國外出版的《紅史》及民族文化宮所藏的兩部《紅史》、西藏自治區檔案館所藏七種不同寫本的《紅史》先後進行了十一次對比和校勘,整理成爲本書。

   這次整理工作的情況如下:

   (1)據西藏自治區檔案館所藏兩部《紅史》中其它諸本失載的內容,新增了總計四十多頁爲以前國外刊出的各種本子的《紅史》所設有的內容。這次增補的內容是:

   從薩迦派曆史到班欽釋迦室利戒律教承之間的佛教教法傳承、西藏堪布教承、上部戒律等,計兩頁多;

   從達布噶舉的達绾楚臣甯波到第悉帕木竹巴之間的噶瑪噶舉派都松欽巴、噶瑪拔希、攘迥多吉、乳必多吉等噶瑪噶舉黑帽系的四代話佛的曆史,計叁十二頁;

   從拉薩大會世系至本書末尾的從貢塘喇嘛尚到喇嘛桑結俄色之間的蔡巴噶舉的曆史,計十頁。

   (2)爲便于讀者閱讀,按各個重要問題劃分了章節,編排了目錄,並按現代書籍的形式,各節按內容分段,各段開頭另起行,以使段落區分清楚。

   (3)本書中還有一些年號、年數與其它史籍不合,以及書內前後矛盾之處,這次都未作改動,仍保持原貌。

   (4)本書中有若幹不加注釋則難以理解之處,還有一些與中國古代史有關的問題,爲使不能閱讀漢文的同志易于理解,從漢文《中國通史》及《漢文大辭典》中收錄了少量內容,其它則據藏文資料適當注釋,盡可能將有關參考資料文獻的作者、書名、函數、頁數注明,爲有志于進一步閱讀和研討藏族曆史的讀者提供便利,總計對六百八十余條詞目加了注釋。

   (5)本書對西藏從遠古至朗達瑪滅佛之間的曆史敘述十分簡略,對這部分的注釋將在《洛紮教法史·賢者喜宴的注釋》一書中進行,故這次未加注釋,請讀者見諒。並請讀者對本書的編排形式及注釋等方面的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意見。

   本書的整理、校勘和注釋,始終得到西藏自治區政協曆史文獻資料整理委員會、檔案館、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中央民族學院圖書館提供的長期借閱資料、代爲抄寄等方便,北京民族出版社迅速將這本《紅史》注釋本出版。對這些巨大的關懷和支持,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表示深切的感謝。中央民族學院王堯、陳踐踐兩位同志爲我介紹、抄錄、校對了部分資料,對這種無私的支持和幫助,瑾表謝忱。

   東嘎·洛桑赤列

   1981年3月1日

   作者介紹

   《紅史》作者蔡巴司徒·貢噶多傑,亦名司徒格微洛追,其生活的年代爲藏曆第五饒迥土雞年(公元1309年)至第六饒迥木猴年(公元1364年)。其父名仲欽默蘭多傑,自二十歲的水兔年至叁十叁歲時任蔡巴萬戶長,四十五歲時(第五饒迥土龍年,公元1328年)從覺丹堪欽索南貝哇、楊貢堪布绛曲貝哇二人受比丘戒出家,他有多種著作,並對拉薩大昭寺妥善服事。

   蔡巴·貢噶多傑是仲欽默蘭多傑的長子,五歲時即能閱讀和書寫,後以精通蔡巴噶舉派教法和經論而知名。十五歲時(第五饒迥水豬年,公元1323年)受任爲萬戶長,十六歲時(木牛年,公元1324年)進京朝見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得到白銀一大錠、銀印、黃金飾品、綢緞等賞賜以及封爲蔡巴萬戶長的诏書。他任蔡巴萬戶長達二十八年,其間保護和修繕蔡貢塘、拉薩大昭寺、布達拉等,並迎請布敦仁欽朱,校勘那塘版《甘珠爾》等藏區所有經藏,以金銀汁書寫有二百六十余部經籍的《蔡巴甘珠爾》,被藏族學者尊爲範本。後來,因與大司徒绛曲堅贊不和,于第六饒迥水龍年(公元1352年)去職,將權力交給其弟紮巴喜饒,跟從堪欽頓霞巴

   桑結仁欽出家,受比丘戒,起法名爲格微洛追。噶瑪噶舉四世活佛乳必多傑由內地回藏後,被他迎請至蔡貢塘寺,講受多種經論。蔡巴·貢噶多傑在藏區被譽爲“遍知司徒”。

   其著作有:講述蔡巴噶舉派曆史的《白史》、《紅史》、《紅史續集·賢者意樂》,講述王統傳承的《花史》及《貢塘喇嘛尚傳記》、《先父默蘭多傑傳記》等。

   《紅史》的寫作始于第六饒迥火狗年(公元1346年),成書于噶瑪噶舉四世活佛乳必多傑由內地回到西藏之年(第六饒迥水兔年,公元1363年)。《紅史》首頁上有《紅史第一集》字樣,覺日阿旺丹增所著《蔡貢塘寺目錄》亦稱《紅史》有名爲《賢者意樂》之續集。文革前我曾在西藏自治區政協的藏書中見到題爲《紅史增補·賢者意樂》之長條手抄本,其內容先講各書記載的吐蕃王統的摘要,主要部分爲由貢塘喇嘛尚開始的貢塘寺法位傳承及從達瑪宣努至作者父親默蘭多傑之間的曆史。此書不知是否保存下來,尚待查尋。以上是對本書作者的簡介,系參照作者的得意弟子仁欽南傑所著《布頓仁欽朱傳》、覺日阿旺丹增所著《蔡貢塘寺目錄》(35—37頁)、噶瑪才旺衮恰所著《噶瑪噶舉教法史》及《紅史》本書所載乳必多傑的曆史而寫成的。欲知其詳,請查閱以上各書。

   東嘎·洛桑赤列

   1981年3月11日

  目 錄

  00.整理者說明、作者介紹

  01.衆人共敬之王的世系

  02.薄伽梵(釋迦牟尼)的曆史、叁次集結、教法傳承及佛法住世的時期

  03.印度王統簡述、釋迦滅寂年代的算法

  04.漢地由周至唐的曆史簡述

  05.由漢文譯成藏文的唐朝曆史中的唐朝吐蕃曆

  06.漢地由梁至南宋的曆史簡述

  07.西夏簡述

  08.蒙古(元朝)簡述

  09.吐蕃簡述

  10.佛教後弘的産生

  11.阿裏的王統及佛教弘傳

  12.薩迦派世系簡述

  13.薩迦派曆任本勤

  14.教法傳承戒師傳承

  15.班欽戒律傳承

  16.噶當派傳承

  17.噶當教典派的傳承

  18.噶當教授派傳承

  19.噶當派道階派傳承

  20.桑浦寺世系

  21.噶舉派總說

  22.達布噶舉

  23.噶瑪噶舉

  24.帕竹噶舉和止貢噶舉

  25.蔡巴噶舉

  26.元成宗完澤笃賜給西藏

  27.重要名詞注釋一

  28.重要名詞注釋二

  29.重要名詞注釋叁

  30.重要名詞注釋四

  31.譯後記

  01.衆人共敬之王的世系

   維願利樂!向語自在文殊菩薩頂禮!

   在賢哲面前講論學識能使人歡欣,並受到偉人的賞識,故名叫慶喜(本書作者之名貢噶多吉,在藏語中爲慶喜金剛之意)之人爲求慶喜之故,采集史實編成此書。古往今來之各種史冊俱以各種顔色命名,故本書題爲《紅史第一集》。

  

   一、衆人共敬之王的世系

  

   最先,應當講述衆人共敬之王(1)的世系(2),這是因爲其最早産生而且最爲高貴的緣故。最初,叁千世界(3)形成之時,世界爲一大海,海面上有被風吹起的沈渣凝結,狀如新鮮酥油,由此形成大陸。此後,有一些極光淨天的神祗死後轉生此處爲人,他們身具光明,能夠空行,依靠靜定喜樂之食生活,能夠無限長壽。此時,星辰、季節、男女俱無分別。

   其後,有一人發現地醍醐滋味甚美,漸次衆人皆取食之,由此身體變重,光明消失,星辰、季節、晝夜等産生。地醍醐食盡後,依次有甘露觀音土、谷芽菜、不種自生之莊稼生出,因取食此等食物,人生男女之別,出現交合之事,時感羞愧而蓋房居住。此等不種自生的莊稼並無人照管和占有,何時需要,即可割取,割後再生。後有人提議衆人將糧食儲積,因此糧食成爲防災的儲存品。有一人未得別人同意強行拿取,爲了對其懲罰,衆人商議,選舉一身體健壯,行爲正直之人爲王,斷決其事,其後使其人總管事務,稱其爲衆人共敬之王。衆人將秋收的六分(4)施給衆人共敬之王,此王就是人間最早的國王,此時衆人被稱爲衆有情。衆人共敬之王的兒子是俄則,人稱爲“過來”,俄則的兒子是格瓦,人稱爲“斜眼”,格瓦的兒子爲格卻,人稱“雲嗓子”,格卻的兒子爲索江帕,人稱爲“椰子腳”,這五人合稱爲最先之五王。

   索江帕頭頂長一種瘤,穿破後生出額乃努王,統治四大洲(5)、四大天王(6)、叁十叁天(7)轉動金輪。從額乃努王之右腿上生出則巴,統治四大洲,轉動金輪。從則巴的腿上生出列則,統治叁大洲,轉動銀輪。從列則的腿上生出則巾,統治兩大洲,轉動銅輪。從則巾的腿上生出則丹,統治一大洲,轉動鐵輪。以後合稱轉輪五王。此時爲元劫(8)(9)時期,有拘留孫佛降世。

   從則丹的兒子桑波開始王統依次下傳叁十代,有貢尼俄賽王,他的後裔在普陀洛伽國傳一百代,此後在無軍國傳五萬四千代,在波羅匿斯國傳六萬叁千代,根巴拉國傳八萬四千代,在大象城傳叁萬四千代,在聖石城傳五千代,在仲格德地方傳叁萬二千代①,在甲哇勒甲哇地方傳叁萬二千代,在伽努古擦地方傳一萬二千代,在贊巴地方傳一萬八千代,在達裏倉地力傳二萬五千代,在達瑪勒傳一萬二千代,在巴塞城傳一萬八千代,在嘉波喀傳二萬五千代,在波羅匿斯國傳一百代,在紮尖地方傳八萬四千代,在波羅匿斯國傳十萬代。此時爲叁分時(10),…

《紅史(亦名烏蘭史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覺囊派教法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