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06 宗镜录(宋 延寿 述)

  宗镜录

  宋 延寿 集

  宗鉴录序

  左朝请郎尚书礼部

  员外郎护军杨杰撰

  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众生界即诸佛界。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心如明鉴。万象历然。佛与众生。其犹影像。涅槃生死。俱是强名。鉴体寂而常照。鉴光照而常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国初吴越永明智觉寿禅师。证最上乘。了第一义。洞究教典。深达禅宗。禀奉律仪。广行利益。因读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乃制宗鉴录。于无疑中起疑。非问处设问。为不请友。真大导师。掷龙宫之宝。均施群生。彻祖门之关。普容来者。举目而视有欲皆充。信手而拈有疾皆愈。荡涤邪见。指归妙源。所谓举一心为宗。照万法为鉴矣。若人以佛为鉴。则知戒定慧为诸善之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如来。由此而出。一切善类莫不信受。若以众生为鉴。则知贪嗔痴为诸恶之宗。修罗旁生地狱鬼趣。由此而出。一切恶类莫不畏惮。善恶虽异。其宗则同。返鉴其心。则知灵明湛寂广大融通。无为无住无修无证。无尘可染。无垢可磨。为一切诸法之宗矣。初吴越忠懿王。序之。秘于教藏。至元丰中。

  皇弟魏端献王。镂板分施名蓝。四方学者。罕遇其本。元祐六年夏。游东都法云道场。始见钱唐新本。尤为精详。乃吴人徐思恭请法涌禅师。同永乐法真二三耆宿。遍取诸录。用三乘典籍圣贤教语。校读成就。以广流布。其益甚博。法涌知予喜阅是录。因请为序云。

  宗镜录序

  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俶制

  详夫域中之教者三。正君臣亲父子厚人伦。儒吾之师也。寂兮寥兮视听无得。自微妙升虚无。以止乎乘风驭景。君得之则善建不拔。人得之则延贶无穷。道儒之师也。四谛十二因缘三明八解脱。时习不忘。日修以得。一登果地。永达真常。释道之宗也。惟此三教。并自心修。心镜录者。智觉禅师所撰也。总乎百卷。包尽微言。

  我佛金口所宣。盈于海藏。盖亦提诱后学。师之智慧辩才。演畅万法。明了一心。禅际河游。慧间云布。数而称之。莫能尽纪。聊为小序。以颂宣行云尔。

  宗镜录序

  大宋吴越国慧日永明

  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伏以。真源湛寂。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成业识之由。为觉明之咎。因明起照。见分俄兴。随照立尘。相分安布。如镜现像。顿起根身。次则随想。而世界成差。后即因智。而憎爱不等。从此遗真失性。执相徇名。积滞著之情尘。结相续之识浪。锁真觉于梦夜。沉迷三界之中。瞽智眼于昏衢。匍匐九居之内。遂乃縻业系之苦。丧解脱之门。于无身中受身。向无趣中立趣。约依处则分二十五有。论正报则具十二类生。皆从情想根由。遂致依正差别。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如春蚕作茧。似秋蛾赴灯。以二见妄想之丝。缠苦聚之业质。用无明贪爱之翼。扑生死之火轮。用谷响言音。论四生妍丑。以妄想心镜。现三有形仪。然后。违顺想风。动摇觉海。贪痴爱水。资润苦芽。一向徇尘。罔知反本。发狂乱之知见。翳于自心。立幻化之色声。认为他法。从此。一微涉境。渐成戛汉之高峰。滴水兴波。终起吞舟之巨浪。迩后将欲反初复本。约根利钝不同。于一真如界中。开三乘五性。或见空而证果。或了缘而入真。或三祇熏炼。渐具行门。或一念圆修。顿成佛道。斯则克证有异。一性非殊。因成凡圣之名。似分真俗之相。若欲穷微洞本究旨通宗。则根本性离。毕竟寂灭。绝升沉之异无缚脱之殊。既无在世之人。亦无灭度之者。二际平等。一道清虚。识智俱空。名体咸寂。迥无所有。唯一真心。达之名见道之人。昧之号生死之始。复有邪根外种小智权机。不了生死之病原。罔知人我之见本。唯欲厌喧斥动破相析尘。虽云味静冥空。不知埋真拒觉。如不辩眼中之赤眚。但灭灯上之重光。罔穷识内之幻身。空避日中之虚影。斯则劳形役思丧力捐功。不异足水助冰投薪益火。岂知重光在眚虚影随身。除病眼而重光自消。息幻质而虚影当灭。若能回光就已。反境观心。佛眼明而业影空。法身现而尘迹绝。以自觉之智刃。剖开缠内之心珠。用一念之慧锋。斩断尘中之见网。此穷心之旨。达识之诠。言约义丰。文质理诣。揭疑关于正智之户。剃妄草于真觉之原。愈入髓之沉痾。截盘根之固执。则物我遇智火之焰。融唯心之炉。名相临慧日之光。释一真之海。斯乃内证之法。岂在文诠。知解莫穷。见闻不及。今为未见者演无见之妙见。未闻者入不闻之圆闻。未知者说无知之真知。未解者成无解之大解。所冀因指见月。得兔忘[四/弟]。抱一冥宗。舍诠检理。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可谓搜抉玄根。磨砻理窟。剔禅宗之骨髓。标教网之纪纲。余惑微瑕。应手圆净。玄宗妙旨。举意全彰。能摧七慢之山。永塞六衰之路。尘劳外道。尽赴指呼。生死魔军。全消影响。现自在力。阐大威光。示真宝珠。利用无尽。倾秘密藏。周济何穷。可谓。香中爇其牛头。宝中探其骊颔。华中采其灵瑞。照中耀其神光。食中啜其乳糜。水中饮其甘露。药中服其九转。主中遇其圣王。故得法性山高。顿落群峰之峻。醍醐海阔。横吞众派之波。似夕魄之腾辉。夺小乘之星宿。如朝阳之孕彩。破外道之昏蒙。犹贫法财之人值大宝聚。若渴甘露之者遇清凉池。为众生所敬之天。作菩萨真慈之父。抱膏肓之疾。逢善见之药王。迷险难之途。偶明达之良导。久居闇室。忽临宝炬之光明。常处裸形。顿受天衣之妙服。不求而自得。无功而顿成。故知。无量国中。难闻名字。尘沙劫内。罕遇传持。以如上之因缘。目为心镜。现一道而清虚可鉴。辟群邪而毫发不容。妙体无私。圆光匪外。无边义海。咸归顾眄之中。万像形容。尽入照临之内。斯乃曹溪一味之旨。诸祖同传。鹄林不二之宗。群经共述。可谓万善之渊府。众哲之玄源。一字之宝王。群灵之元祖。遂使离心之境。文理俱虚。即识之尘。诠量有据。一心之海印。揩定圆宗。八识之智灯。照开邪闇。实谓。含生灵府。万法义宗。转变无方。卷舒自在。应缘现迹。任物成名。诸佛体之号三菩提。菩萨修之称六度行。海慧变之为水。龙女献之为珠。天女散之为无著华。善友求之为如意宝。缘觉悟之为十二缘起。声闻证之为四谛人空。外道取之为邪见河。异生执之作生死海。论体则妙符至理。约事则深契正缘。然虽标法界之总门。须辩一乘之别旨。种种性相之义。在大觉以圆通。重重即入之门。唯种智而妙达。但以根羸靡鉴学寡难周。不知性相二门。是自心之体用。若具用而失恒常之体。如无水有波。若得体而阙妙用之门。似无波有水。且未有无波之水。曾无不湿之波。以波彻水源水穷波末。如性穷相表相达性原。须知体用相成性相互显今则细明总别。广辩异同。研一法之根元。搜诸缘之本末。则可称宗镜以鉴幽微。无一法以逃形。则千差而普会。遂则编罗广义。撮略要文。铺舒于百卷之中。卷摄在一心之内。能使难思教海。指掌而念念圆明。无尽真宗。目睹而心心契合。若神珠在手。永息驰求。犹觉树垂阴。全消影迹。获真宝于春池之内。拾砾浑非。得本头于古镜之前。狂心顿歇。可以深挑见刺永截疑根。不运一毫之功。全开宝藏。匪用刹那之力。顿获玄珠。名为一乘大寂灭场。真阿兰若正修行处。此是如来自到境界。诸佛本住法门。是以普劝后贤。细垂玄览。遂得智穷性海学洞真源。此识此心。唯尊唯胜。此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唯尊者。教理行果之所归。唯胜者。信解证入之所趣。诸贤依之。而解释论起千章。众圣体之。以弘宣谈成四辩。所以掇奇提异。研精洞微。独举宏纲。大张正网。捞捷五乘机地。升腾第一义天。广证此宗。利益无尽。遂得正法久住。摧外道之邪林。能令广济含生。塞小乘之乱辙。则无邪不正有伪皆空。由自利故。发智德之原。由利他故。立恩德之事。成智德故。则慈起无缘之化。成恩德故。则悲含同体之心。以同体故。则心起无心。以无缘故。则化成大化。心起无心故。则何乐而不与。化成大化故。则何苦而不收。何乐而不与。则利钝齐观。何苦而不收。则怨亲普救。遂使三草二木咸归一地之荣。邪种焦芽同沾一雨之润。斯乃尽善尽美。无比无俦。可谓括尽因门。搜穷果海。故得创发菩提之士。初求般若之人。了知成佛之端由。顿圆无滞。明识归家之道路。直进何疑。或离此别修随他妄解。如构角取乳。缘木求鱼。徒历三祇。终无一得。若依此旨。信受弘持。如快舸随流无诸阻滞。又遇便风之势。更加橹桌之功。则疾届宝城。忽登觉岸。可谓资粮易办。道果先成。被迦叶上行之衣。坐释迦法空之座。登弥勒毗卢之阁。入普贤法界之身。能令客作贱人。全领长者之家业。忽使沈空小果。顿受如来之记名。未有一门匪通斯道。必无一法不契此宗。过去觉王。因兹成佛。未来大士。仗此证真。则何一法门而不开。何一义理而不现。无一色非三摩钵地。无一声非陀罗尼门。尝一味而尽变醍醐。闻一香而皆入法界。风柯月渚。并可传心。烟岛云林。咸提妙旨。步步蹈金色之界。念念嗅薝卜之香。掬沧海而已得百川。到须弥而皆同一色。焕兮开观象之目。尽复自宗。寂尔导求珠之心。俱还本法。遂使邪山落仞苦海收波。智楫以之安流。妙峰以之高出。今详祖佛大意经论正宗。削去繁文。唯搜要旨。假申问答。广引证明。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编联古制之深义。撮略宝藏之圆诠。同此显扬。称之曰录。分为百卷。大约三章。先立正宗。以为归趣。次申问答。用去疑情。后引真诠。成其圆信。以兹妙善。普施含灵。同报。

  佛恩其传斯旨耳。

  宗镜录卷第一

  标宗章第一

  详夫。祖标禅理。传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门。立诠下之大旨。则前贤所禀后学有归。是以先列标宗章。为有疑故问。以决疑故答。因问而疑情得启。因答而妙解潜生。谓此圆宗难信难解。是…

《006 宗镜录(宋 延寿 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第107页 第108页 第109页 第110页 第111页 第112页 第113页 第114页 第115页 第116页 第117页 第118页 第119页 第120页 第121页 第122页 第123页 第124页 第125页 第126页 第127页 第128页 第129页 第130页 第131页 第132页 第133页 第134页 第135页 第136页 第137页 第138页 第139页 第140页 第141页 第142页 第143页 第144页 第145页 第146页 第147页 第148页 第149页 第150页 第151页 第152页 第153页 第154页 第155页 第156页 第157页 第158页 第159页 第160页 第161页 第162页 第163页 第164页 第165页 第166页 第167页 第168页 第169页 第170页 第171页 第172页 第173页 第174页 第175页 第176页 第177页 第178页 第179页 第180页 第181页 第182页 第183页 第184页 第185页 第186页 第187页 第188页 第189页 第190页 第191页 第192页 第193页 第194页 第195页 第196页 第197页 第198页 第199页 第200页 第201页 第202页 第203页 第204页 第205页 第206页 第207页 第208页 第209页 第210页 第211页 第212页 第213页 第214页 第215页 第216页 第217页 第218页 第219页 第220页 第221页 第222页 第223页 第224页 第225页 第226页 第227页 第228页 第229页 第230页 第231页 第232页 第233页 第234页 第235页 第236页 第237页 第238页 第239页 第240页 第241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