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論頌疏講記 智品/定品

  俱舍論頌疏講記-智品/定品

  

  目 錄

  

  內容目錄

  

  分別智品第七之一 1

  

  甲一、明諸智差別 1

  

  乙一、明忍智見別 1

  

  乙二、明十智相殊 4

  

  丙一、明漸增至十 4

  

  丁一、明二智叁智 4

  

  丁二、明叁增至九 6

  

  丁叁、明九增至十 7

  

  丙二、明盡無生別 12

  

  丙叁、明建立十智 14

  

  丙四、明法類智兼治 16

  

  乙叁、明十智行相 18

  

  丙一、明十智行相 18

  

  丙二、明行攝淨盡 22

  

  丙叁、明實體能所 23

  

  乙四、諸門分別 26

  

  丙一、明性依地身 26

  

  丙二、明念住攝智 28

  

  丙叁、明十智相緣 28

  

  丙四、明十智緣境 29

  

  丁一、正明十智緣境 29

  

  丁二、明俗智緣境 31

  

  丙五、明人成智 33

  

  丙六、約位辨修 35

  

  丁一、約見道辨 35

  

  丁二、約修道辨 43

  

  丁叁、約無學道辨 44

  

  丁四、約余位辨 45

  

  丁五、約依地辨 49

  

  丁六、明四修義 52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七 55

  

  分別智品第七之二 55

  

  甲二、明智所成功德 55

  

  乙一、明不共法 55

  

  丙一、舉數標名 55

  

  丙二、依名別釋 56

  

  丁一、明十力 56

  

  戊一、明佛心力 56

  

  戊二、明佛身力 62

  

  丁二、明四無畏 64

  

  丁叁、明叁念住 67

  

  丁四、明大悲 68

  

  丁五、明佛同異 72

  

  乙二、明共功德 78

  

  丙一、總標名 78

  

  丙二、別解釋 79

  

  丁一、明共聖德 79

  

  戊一、明無诤行 79

  

  戊二、明願智 81

  

  戊叁、明無礙解 82

  

  戊四、明依邊際定力得 88

  

  丁二、明共凡德 91

  

  戊一、明六通 91

  

  戊二、辨叁明 98

  

  戊叁、明叁示導 101

  

  戊四、別明神境 104

  

  己一、正明神境 104

  

  己二、明能所化 107

  

  戊五、別釋眼耳 112

  

  戊六、明通種類 114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八 117

  

  分別定品第八之一 117

  

  甲一、明定功德 117

  

  乙一、明所依諸定 117

  

  丙一、明四靜慮 117

  

  丙二、明四無色定 122

  

  丙叁、明八等至 127

  

  丁一、總明八等至 127

  

  丁二、別明八等至 130

  

  戊一、明靜慮支 130

  

  己一、明靜慮支數 130

  

  己二、明支體 137

  

  己叁、明染無支 140

  

  己四、明不動 142

  

  己五、明生受有異 144

  

  己六、明起下心 145

  

  戊二、明淨等等至 147

  

  己一、初明得等至 147

  

  己二、明等至相生 152

  

  己叁、明順四分定 156

  

  己四、明修超等至 158

  

  己五、明等至依身 161

  

  己六、明等至緣境 163

  

  己七、明等至斷惑 164

  

  己八、明近分差別 166

  

  己九、明中定不同 168

  

  丙四、明諸等持 169

  

  丁一、明尋伺等叁 169

  

  丁二、明單空等叁 171

  

  丁叁、明重空等叁 175

  

  丁四、明修四等持 178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九 182

  

  分別定品第八之二 182

  

  乙二、明能依功德 182

  

  丙一、明四無量 182

  

  丙二、明八解脫 193

  

  丙叁、明八勝處 202

  

  丙四、明十遍處 205

  

  丙五、明得依身 208

  

  丙六、明起定緣 209

  

  流通分 211

  

  甲二、明正法住世 211

  

  甲叁、明造論宗旨 215

  

  乙一、正明宗旨 215

  

  乙二、傷歎勸學 217

  

  丙一、傷歎人 217

  

  丁一、正傷歎人 217

  

  戊一、傷歎有德 217

  

  戊二、傷歎起失 219

  

  丁二、重釋傷歎人 220

  

  戊一、重釋有德 220

  

  戊二、重釋起失 220

  

  丙二、勸學法 221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六

  

  分別智品第七之一

  

  

  

  

  

  

  

  甲一、明諸智差別

  

  乙一、明忍智見別

  

  釋曰:決斷名智,此品廣明,故名分別。就此品中,大文分二:一、明諸智差別,二、明智所成功德。就明諸智差別中,一、明忍智見別,二、明十智相殊,叁、明十智行相,四、諸門分別。此下第一,明忍智見差別1。論雲:前品初說諸忍、諸智,于後複說正見、正智,爲有忍非智耶?爲有智非見耶?頌曰:

  

  聖慧忍非智  盡無生非見  余二有漏慧  皆智六見性

  

  “分別智品第七之一”。“釋曰:決斷名智”,什麼叫智?有決斷能力的這個東西叫智。“此品廣明,故名分別”,這一品要詳細地說明智的事情,分別就是廣明的意思。“大文分二:一、明諸智差別”,智有幾種差別,“二、明智所成功德”,智它有什麼功德。這是兩大科。

  

  那麼智差別裏邊,又分了一些。“一、明忍智見別”,忍跟智,跟見差別在哪裏?都是慧,但是它的作用不同,叫忍,叫智,叫見。“二、明十智相殊”,修大威德的有十大明王,儀軌都是表法,十大明王就是十個智慧,十大明王成就,就是十智成就。那麼十智什麼東西?“十智相殊”,十智有什麼不同的相?“叁、明十智行相”,十智的行相如何?每一個智什麼行相?“四、諸門分別”。

  

  “此下第一,明忍智見差別”,這個很重要,我們前面見過面的,忍也見過,智也見過,還有一個見(在講界品、根品的時候有個見),那麼智也好,忍也好,見也好,都是慧的作用,爲什麼有的時候叫智,有的時候叫忍,有的時候又叫見呢?這個差別在哪裏?這個很重要。

  

  “論雲:前品初說諸忍、諸智,于後複說正見、正智,爲有忍非智耶?爲有智非見耶?”這個我們前面講《賢聖品》的時候,說諸忍、諸智,見道的時候八忍、八智,“于後複說正智、正見”,在講後邊道的時候,八正道,跟無學十支2的時候,又說正見、又說正智,八正道裏邊有正見,無學兩支裏邊有正智。這個裏邊,智、忍、見,到底有什麼差別?

  

  “爲有忍非智耶?爲有智非見耶?”是不是有些忍不是智,有些智不是見,這都是有差別的?這個問得很好。如果他不問的話,前面我們學了很多,八忍、八智,這個忍跟智差別在哪裏呢?那麼正智、正見,見跟智又差別在哪裏?假使不看書,你回答一下看,你所理解的這個差別在哪裏?我看恐怕答不清楚,那麼這裏是針對這個問題。

  

  “頌曰:聖慧忍非智”,無漏的慧(聖慧),忍(見道的八忍)不是智。前面說了,智是決斷,忍是忍可,兩個東西不一樣。那麼下邊,“盡無生非見”,在智裏邊是不是都是見呢?有很多智是見,但是盡智、無生智不叫見。什麼叫見?推度性的叫見,我們前面說過的,“眼法界一分,八種說名見”,能夠照明(觀照)的眼睛,跟那些能夠推度的心理作用,都叫見。那麼這個智慧都有推度作用嗎?不一定,盡智、無生智,所作已辦,再不追求了,它們不是見,盡管它是智,但是不是見。“余二”,余下的無漏慧,智、見都通的,只有盡智、無生智,它是智不是見。“有漏慧,皆智六見性”,有漏的慧都屬于智的範圍,六種是有見性的。

  

  那麼這一個頌,如果把它搞清楚,什麼叫見、什麼叫忍、什麼叫智,那一清二楚。前面講的東西,如果再回去看一看的話,更清楚一點。前面你依稀恍惚,好象懂了,經過這一課的,再去考核一下,感到前面懂得還不透,學了這個前面是更徹底地懂一下。那麼今天時間是差不多了,我不能把這個廣開地講,就是把智品的,起一個端。明天我們把智品要打開講一下。今天是十叁,十五又要放假了,反正後邊是快的,難度不高的。好,今天講到這裏。

  

  

  

  

  

  

  

  第125講

  

  《俱舍論頌疏》。(145A)昨天,我們講到《智品》,昨天開了個頭。

  

  “分別智品第七之一”。“釋曰:決斷名智,此品廣明”,智跟忍、見有差別。什麼叫智?決斷的,能夠起決斷作用的。決斷作用,決定不是第一次知道,一個事情見過不是一道的,二道、叁道地重複地知道的,然後才有決斷,第一次見的,不能有決斷,第一次就是見。所以說,開始第一次叫見,第二次以上的叫智,忍就是第一次見到的。所以見道,見道是忍,智是重複,能夠起決斷作用。“此品廣明,故明分別”。

  

  “大文分二:一、明諸智差別,二、明智所成功德”,總的智品分兩大段,一是說智的各式各樣差別;第二個說智的功德,有了智之後,它又成就什麼功德?那麼,先說差別,差別裏邊先要說忍、智、見的差別,第二說十個智的差別,再說十個智行相,再麼是諸門分別。這裏是智的差別裏邊,分四個大科。

  

  第一科,“明忍智見差別”,昨天我們把它念了一下,就是說第一個,我們前面講到的,忍,八忍八智,跟智、跟見都是慧心所,它的差別在哪裏?

  

  “論雲:前品初說諸忍…

《俱舍論頌疏講記 智品/定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俱舍大要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