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迦世系史續編》
衮噶羅追 著
前言
藏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藏族浩瀚的文化遺産,是我們偉大祖國曆史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藏學作爲一門新的學科,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藏學研究的不斷發展,藏文史料的重要性顯得愈來愈突出。
薩迦教派在藏傳佛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該教派對藏傳佛教的發展産生過深遠影響。該教派的領袖人物爲祖國的統一做出過重要貢獻。因此,對該教派從宗教和政治等方面都值得進行深入的研究。據史料記載:公元1073年,該教派的創始人昆氏(《元史》作款氏)貢卻結波,在其家鄉日喀則西南仲曲河谷地方修建了薩迦寺。該寺座主一直由昆氏家庭的成員擔任。他們在此教授僧徒、傳習佛法,逐漸形成了薩迦教派。該教派經過白衣叁祖[1]和紅衣二祖[2]等幾代傳承,在西藏地方逐漸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地方勢力。
該教派自衮噶甯波時聲勢漸旺,到薩班·衮噶堅贊時步入高峰,到八思巴·洛追堅贊時達到鼎盛時期。公元1244年,薩班·衮噶堅贊接到了蒙古皇子闊端的诏書。他不顧當時已六十叁歲的高齡,欣然接受了闊端的邀請,應诏前往。第二年攜帶他的兩個幼侄十歲的八思巴和六歲的恰那多吉自薩迦起程,沿途同各地方勢力就有關事宜進行磋商。叁年後,即1247年春在涼州(今甘肅武威)會見了闊端。
經過一段時間的磋商,議妥了西藏歸順蒙古的條件。由薩班寫給西藏各地僧俗勢力一封公開信,勸說他們接受條件,歸順蒙古,從而奠定了以後元朝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實行行政管理的基礎。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帝位之後,即于當年封八思巴爲國師,賜玉印。在中央設立了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和藏族地區行政事務的機關——總製院。授命八思巴以國師的身份兼領總製院事。隨後元朝中央先後叁次在西藏地方清查戶口,設立驿站,建立了若幹個萬戶府和千戶所等負責管理當地民政的地方行政機構。這時西藏地方也和中國其他的行政區域一樣,都統一在元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西藏地方成爲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當年八思巴任職中央,他曾多次往返于西藏和朝廷之間。在他叁十叁歲(1267)再次奉诏入朝時,在薩迦設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由十叁種官員(即森本、蘇本、卻本、卓尼、仲益、強佐、噶日本、瑪欽、殿尼、康尼、奇本、噶巴、阿仲等)[3]組成的專爲他私人役使的機構——拉讓。這是最早的一個拉讓組織。後來活佛們的拉讓即起源于此。
隨後到衮噶羅追堅贊(八思巴的侄孫)任帝師時期,他將四位庶母所生的十一位弟兄劃分爲四個拉讓,即細脫拉讓、仁欽崗拉讓、拉康拉讓和都卻拉讓。自此,薩迦昆氏家族一分爲四。兄弟阋于牆,彼此爭權奪利、屢起紛爭。薩迦派隨之失勢,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統領衛藏全區了。細脫拉讓和仁欽崗拉讓傳了叁、四代之後相繼絕嗣,拉康拉讓傳了六代也斷了香火,只有都卻拉讓一直相傳至今。這一支派便成了薩迦寺的唯一主人。都卻拉讓傳到绛央才丹紮西(爲八思巴的第九代傳人)時,彼生有二子,即衮噶桑珠和貢噶仁欽。此二人各傳一支,隨之從都卻拉讓中派生出了孜東拉讓。這時薩迦昆氏家族又一分爲二。
由衮噶羅追所著的《薩迦世系史續編》(以下簡稱《續編》)是繼阿旺貢嘎索朗所著的《薩迦世系史》之後,又一部記載薩迦昆氏家族史的強堿。《薩迦世系史》主要是講述了薩迦教派的由來,以及薩迦五祖(即白衣叁祖和紅衣二祖)的生平事迹和四個拉讓的傳承情況等。而《續編》主要是記載了從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叁百多年間都卻拉讓和孜東拉讓的曆史。在這個時期,薩迦昆氏家族的成員雖不像他們的祖先那樣赫赫有名,左右著西藏的乾坤。但是,他們在西藏地方還是有一定影響,並直接參與當時西藏地方所有的重大事件。《續編》共分十章,從達欽·南喀紮西(即都卻拉讓的鼻祖)開始,對昆氏家族的其他成員也有簡單介紹。除此之外,書中也記載了當時西藏地方所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固始汗推翻藏巴汗地方政權的經過;准噶爾入侵西藏;拉藏汗另立假DL耶協江措和六世DL被押解進京的經過;阿爾布巴和隆布奈等殺害首席噶倫康濟鼐的前前後後以及藏洛沖突和雙方的多次和談等等。本書給人留下的突出印象是:
一、記事詳細,條理清晰。本書采用了傳記體的記事方法,以年代爲線索,貫串始終。對所講述的每一個人,都從其入胎開始,到出生、成長、學經、講經、說法直至逝世、超度等,詳詳細細地記載了該人的整個一生經曆。讀完之後,對其昆氏家族的傳承情況一目了然。而且對每個曆史事件都有詳細的時間記載,爲研究考證西藏曆史提供了方便。
二、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書中不但記載了昆氏家族的傳承情況和每個人的生平事迹,並以大量的篇幅記載了有關宗教方面的活動內容以及重大的曆史事件。除此之外,書中還有關于婚喪嫁娶、風俗習慣的內容記載。
叁、該書具有多學科的研究價值。1、書中關于昆氏家族傳承情況的每個人生平事迹的記載,是研究薩迦世系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獻。2、書中大量的有關學經、說法、弟子傳承的記載,是研究藏傳佛教,尤其是研究薩迦教派的珍貴資料。3、書中對當時的一重大曆史事件的記載,是研究西藏社會曆史的重要文獻。4、書中關于婚喪嫁娶和風俗習慣的記載,是研究民俗學的寶貴資料。5、書中關于占蔔、授記和特異功能的記載,爲研究氣功提供了依據。
爲了閱讀方便,在翻譯過程中酌情給譯文劃分了章節段落,並根據文中內容添加了標題,在每章之後附有簡要的注釋,書後備有《漢藏譯名對照表》。
譯者 1990·10于北京注釋:
[1]白衣叁祖——薩迦五祖中,衮噶甯波、瑣南則摩和劄巴堅贊等叁人,身在俗家娶妻生子,而又執掌薩迦政教大權,故稱白衣叁祖。
[2]紅衣二祖——薩迦五祖中,衮噶堅贊和八思巴·洛追堅贊二人出家持戒,身著袈裟,兼秉政教,故稱紅衣二祖。
[3]森本-管理衣服,起居的侍從官員;蘇本-管理飲食的官員;卻本-管理誦經、祭祀和供品的官員;卓尼-負責接待賓客,傳達命令的官員;仲益-負責繕寫,管理文件檔案的官員;強佐-管理財物的官員;瑪欽-廚師;噶日本-營寨頭目或商隊首領,殿尼-管理座位和坐墊的官員;康尼-管理房屋的官員;奇木-管理騾馬的官員;噶本-門衛;阿仲-公差。
總綱
願得吉祥物
向十方叁世一切佛之師——
文殊菩薩和觀音菩薩來頂禮!
向金剛手菩薩之化身——
具德薩迦世系來致敬!
恩德無比的咒師喇嘛普慧文殊怙主阿麥著述了神聖的值得贊頌的《聖主薩迦世系寶精彩傳記諸事如意寶庫》,它主要依據了烏金克伯旺波貢卻倫珠以偈句[1]形式所撰寫的《具德薩迦世系史——賢者口飾》。它包括了咒師法王阿旺貢嘎仁青之傳記以前的一切智滾卻倫珠的聖書注釋。隨後補遺如此寫到,此刻補遺將要說明的共計有兩點。說明孜東巴世系産生的經過和具德薩迦世系不斷傳承的情況爲其一;以偈的形式將此概括爲兩部分,第一,貢嘎桑珠之後妃瑪吉,生子貢嘎德勒紮西,貢嘎德勒之後妃恰桑瑪生叁子,即長子加央索郎倫珠、次子才旺霍爾瑣郎堅贊、幼子吉旦加霍爾等,吉旦加霍爾之後妃達隆瑪也生叁子,現今健在雲。第二,對此稍加說明的是,加央貢嘎桑珠娶妻生子加央貢嘎德勒紮西,于青年時代拜衆多大德爲師,遍聞諸法,勤于修念。傳說深得乃炯旺曲的器重和栽培,繼彼之後而出名,于四十歲時與世長辭。達欽彼娶恰桑巴之女貝普次恰瓦爲妻,生叁子,即現年五十九歲的加央貢嘎索朗倫珠以及青年時期早殇的才旺霍爾瑣朗堅贊和幼子吉旦加霍爾。關于他們叁人的事迹,請參閱各人的傳記。叁位弟兄之中,幼弟吉旦加霍爾娶達隆巴之女爲妻,也生叁子,即目前健在的嫡嗣昆季,由他們講述了孜東巴世系形成的情況雲。
除此而外要補充說明的以偈的形式概括爲兩部分:其一,由我本人所撰寫的《薩迦長官必備之文件優秀的衆生義利世系補遺》中講:吉旦加霍爾之後妃達隆瑪生叁子,長子于青年時期早殇,又生次子阿旺索朗堅贊和幼子阿旺倫珠兩人。阿旺倫珠之後妃玉冬瑪羅馬普次,生持教法王索朗帕巴和索朗旺傑二人。旺傑又有二子,即才旺仁增和阿旺羅布堅贊。該支系後來稱爲孜東拉讓巴雲雲。其二,對經略加說明的是,書的總綱和正文也分爲兩部分來敘述。第一,就其文殊怙主阿麥修所著之聖書《聖主薩迦世系寶精彩傳記諸事如意寶庫》本身而言,從加央貢嘎德勒至吉旦加霍爾之子,弟兄叁人之傳記講述甚少。在此方面要稍微詳細地加以敘述。這主要是根據東方多康的大學者阿旺登巴多吉所著的孜東寺主持赤欽加央貢嘎索朗倫珠之傳記《功德如意寶箧》中所記載之內容進行補充。阿旺登巴多吉此人是五明[2]大學者貢欽克伯旺波索朗申格所修建的貝圖登朗傑寺的第十四世法臺。書中講其神種款氏薩迦世系自聖主大薩迦巴貢噶甯波[3]開始。彼有四子,幼子(貝欽款波)又生二子,其次子(桑差索朗堅贊)生八思巴[4]等兄弟四人,其中幼弟益西迥乃之子達尼欽波桑貝生有多子,後來分爲四個拉讓[5]。即長房細脫拉讓,曾湧現出大德克珠欽波南喀雷必等聖賢多人;其次爲仁欽崗拉讓,也湧現也加央頓悅堅贊和喇嘛堂巴索朗堅贊等衆多的聖賢大德;再下爲拉康拉讓,也曾有大乘法王聖者我人,以上叁個拉讓世系現已絕嗣。最後的是都卻拉讓,又稱做孜樂拉讓,也曾湧現出喇嘛欽索朗羅追和王南木賽堅贊等衆多偉人。
注釋:
[1]偈——頌,梵語作伽陀,偈陀,略作偈。各句字數相等的詩歌,每四句稱爲一頌。
[2]五明——經過學習可以獲得的知識科目…
《薩迦世系史續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