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發菩提心文講義
圓瑛大師著
慧律法師講
1991年9月高雄文殊講堂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修行佛道的人,你一定要記住:無诤,還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盡量寬恕衆生、忍辱。這個忍辱,一定要通達空性跟無相,否則忍不下來。
祈願——正法重現
未曾聽聞佛法,生命就毫無意義可言。得聞解脫之道,而未能依教奉行,則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如果道場沒有法,就像一個人沒有靈魂。貫徹叁法印、一實相印、四依止,落實在每一個動點上,當下即是“正法重現”!
讓佛教興盛,正法重現,是每一個佛弟子無可推托的責任。
二○○五年元月一日釋慧律寫于高雄文殊講堂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
圓瑛大師著
目錄
與茅靜遠居士書(省庵大師著)
序(李圓淨)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
一、總釋題目
二、撰文法師
叁、啓教因緣
四、藏乘所攝
五、教理淺深
六、宗趣分別
七、能诠教體
八、所被機宜
九、力用殊勝
十、別解文義
甲一 序文
乙一 先敘修行心願爲本
乙二 敘發心去取須明
丙一 舉數標名
丙二 依名辨相
丁一 牒名
丁二 辨相
丙叁 指示去取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歎德明緣
乙二 標數列名
乙叁 次依征釋
丙一 念佛重恩
丙二 念父母恩
丙叁 念師長恩
丙四 念施主恩
丙五 念衆生恩
丙六 念生死苦
丙七 尊重己靈
丙八 忏悔業障
丙九 求生淨土
丙十 令正法久住
甲叁 流通分
(師父把撫尺一拍:啪!師父念,衆隨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諸位法師、諸位在家居士:
今天我們要進入新的課程,這本書很普遍化,對于我們的道業非常有助益,也非常地重要。因爲我們常常說“菩提心、菩提心”,該如何發?有的人是有心發不出來,有的人是半途而廢。該如何發?省庵大師講得很清楚。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所以佛呵斥小乘的,佛呵斥小乘是因爲他缺少菩提心。菩提心簡單講叫做自利利他的心、自覺覺他的心,這個叫做菩提心。菩提心對于我們修行就等于一個國家的國王一樣,我們如果有菩提心安住于心中我們今生的道業,包括生生世世都不會退轉,我們如果沒有菩提心,修諸善業是名魔業。《楞嚴經》裏面講,我們雖然修善,但是若不發菩提心等于魔一樣,等于魔一樣。
從第一頁到二十八頁這是文章,這是省庵大師所寫的文章,這個文章因爲後面都會看到,都會看到,所以我們後面再慢慢地來講。
請翻開二十九頁:
與茅靜遠居士書
意思是省庵大師寫信給他,寫信給這位茅靜遠居士,這位居士一生都做善事,參禅已經參到相當的功夫,一天到晚都做善事,所以省庵大師去看他的時候,寫一封信給他勸告他,叫他不要一天到晚都做善事,不要一天到晚都是參禅,一定要以生死爲重,以淨土修行爲主,這是省庵大師很慈悲一直勸告他。
省庵大師
【前叁月下旬】就是上叁月,前叁月就是上叁月,下旬就是最後的十天,就是我們所說的叁月二十一日到叁月叁十日這個下旬,一旬十天,【返自四明,】四明(浙江舊甯波府的別稱,以境內有四明山(傳說山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宿之光,故稱四明山)得名。)是郡,就是我們現在的縣府這麼大,四明是個地名,四明郡,等于現在的縣一樣的那麼大,算不小了,四明郡,經【過】四明郡這個地方拜【訪】茅靜遠【居士,適遇他出,】剛好遇上你,他出就是外出。你外出了,就是不在家,【怅然而去。】這個念chàng,就是失意的意思,很失望。我來拜訪居士剛好居士外出,沒有遇上我覺得很失望,【尋歸回龍,】沒多久我就回到。歸就是回。回龍(回龍寺,地址不詳),龍也是一個地方名字,爲什麼在這個地方,師父並不加以解釋這個地方,因爲省庵大師距離今天是叁百多年,那個地方要一個一個去查,等于現在的哪一省,所以這個很麻煩,很麻煩,所以我們只要知道這是一個地方名就可以了,【茲又一月余矣。】又經過了一個多月。【因數子相勸,】因爲有很多弟子勸我,勸我,拜托什麼,【欲講《法華》,】講《法華經》,【特到杭】杭就是杭州,就是浙江省杭州,【請經,因得致書于足下。】所以寫信。足下是古時候晚輩稱呼長輩或是同輩互相稱呼叫做足下。後來專門用在同輩的尊敬詞,足下,就是你。
【居士】是指茅靜遠。茅靜遠居士【造橋事畢,】造橋鋪路,造橋鋪路算是很好很慈悲,【可謂莫大之功。】功德很大,【然居士之心,好善無倦,】好念hào,不是念hǎo,好就是很積極的行善,無倦就是不疲倦,【一善甫完,】一善甫這個甫就是剛剛完成,【複作一善。】又做一件善事,一善甫完,甫pǔ,甫就是剛剛、方才完成,剛剛完成又作了一件善事,【美則美矣,】這樣是很好,【其如生死大事何?】但是你做這麼多善事對生死有什麼幫忙?意思是說你一天到晚行善、布施、造橋、鋪路,但是生死的大問題你放在哪裏?放在腦袋後沒去注意。【苟】就是如果,如果【不以生死大事爲急,】急就是最爲重要的事情,【而孜孜爲善,】“孳孳”就是孜孜。孜孜就是勤勞不息的意思。孜孜就是非常的勤勞,很認真的行善叫做孜孜。就像孜孜不倦的孜孜。孜孜爲善。【所作善事如須彌山,皆生死業緣,】統統是生死的業緣,爲什麼?你今生做了很多善事,頂多讓你來世福報大一點,來世福報大一點,你的生死不了,又藉著你的福報繼續造業,來世讓你做大官或者是很富有,變成造業,造業,【有何了日?】何時才能解脫六道輪回的痛苦?【善事彌多,生死彌廣,】你做愈多的善事生死愈大,爲什麼?福報愈大造業就愈大。底下,【一念愛心,萬劫纏縛,】一念愛心,這個愛就是執的意思,這個愛就是對金錢、名利、夫妻、兒女,財、色、名、食、睡,你這一念的愛心、執著的心,如果沒有放下,萬劫纏縛,所以師父一直勸告你們,修行念佛固然很重要,但是那個看破往下才是功夫,才是真功夫,【可不懼耶!】怎麼可以不怕,怎麼可以不怕?
【居士世間公案,】把筆拿來,公案就是參禅的意思,就是參禅的意思,公案,公案就是禅師怎麼樣?他的徒弟怎麼樣?徒弟怎麼講,徒弟開悟,【久已參透,】你已經了解,就是對本性有所悟,【西方淨業,久已修習。然而生死心不切,家緣撇不下,】這個念撇piē(丟開,抛棄),撇不下,撇就是揮去的意思,除不掉。你參禅,西方的淨業你也念佛,但是你的生死心不切,就是不把生死當作一回事,悠悠散善的意思,家緣撇不下,【人情謝不去,】人情謝不去,就是整天都在應付這些衆生,人家如果在邀約,我不好意思不去,因爲這個不好意思,就會誤了你一生一世的大事,誤了你一生一世的大事。所以,像師父現在一天到晚都有人打電話來找師父,我如果說我不好意思不接,我不好意思不接,你看:一個人五分鍾就好,一天到晚師父要接多少通電話?你有什麼事情在電話中講清楚,要不然你寫信來,要不然我哪有辦法,你想想看,一個人要應付好向百萬的衆生,哪有辦法嗎?國內外的信件、電話,我自己再准備一下,哪有時間?他所問的其實沒有什麼事,他家祖先如何,他的神桌如何,這個女衆被抛棄被騙了多少錢,剩下一個嗷嗷待哺的兒子,都在處理這些事。我告訴他:我這裏不是慈善機構,不是慈善機構,你如果要問佛法就寫信來,要不然我沒有辦法。所以我不能人情謝不去,誤了師父的一生一世弘法利生的大業,所以今天我拒絕接電話是爲了想完成更多衆生的道業,你不知道我在雷音寺的時候,一天到晚都是電話,連我躺著休息一下,說:師父,電話。就起來接電話,整天統統是電話,所以現在我也不處理信件、也不接電話,你埋怨我也沒辦法,因爲我的立場就是這樣,其實來問的,對他來講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不是往生被,要不然就是金光明沙的用法。樓下這些居士,他們對佛法也有些許了解。他就是不問,他一定要找師父,很奇怪,一定要找師父。有的人你拒絕他太多次,會不高興,不高興。說是樓下接電話的人在搞鬼,所以樓下這些也很難處理,我確實不接電話,不管你是什麼,除非很特殊的情形。所以人情謝不去,我一定要除掉,【念佛心不專,何也?將名根不斷耶?】名根就是貪名,行善欲爲人知,貪名,【抑愛念牽纏耶?】抑就是或是,或者是愛念就是對金錢、財物、兒女、眷屬、名利放不下,牽纏,牽絆住,【于此二者,宜加審察。】名根、愛念,意思是說這兩種是生死的根本,你要冷靜、冷靜地觀照無常,世間沒有一樣是我們的。所以說:世間爲我所用,非我所有。世間是暫時借我們用的,沒有一樣是我們的,【苟不把家緣世事一刀斬斷,】如果你不把家緣俗事一刀斬斷,【六字】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洪名盡力提起,欲望娑婆之脫,安養之生,】往生極樂世界,往生,【難矣。】這個就很困難。意思是說你不能…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