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大寶藏論
布頓大師
民族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目錄
第一總綱 明聞、說正法的功德
甲初 總述聞、說正法的功德
乙初 聽受正法的功德
乙二 講說正法的功德
丙初 對導師佛世尊能作無上供養
丙二 較財施更爲殊勝,而是最殊勝之利益
丙叁 能獲得陀羅尼與明智
丙四 由增福而證得菩提
乙叁 聞、說正法總的功德
丙初 能增長叁乘的境域
丙二 能成智者爲衆所敬仰
丙叁 能住持教法而證得菩提
甲二 分說聞、說大乘正法的功德
乙初 開基時能爲小乘善法所攝受並達到培育種性
乙二 修道時能離盡障染,較他福德益增上
乙叁 證果時能獲一切種智
第二總綱 明所聞、說之法
甲初 法字聲行境的區別
甲二 法之字義
甲叁 法之性能
甲四 詳細辨析
乙初 果法
乙二 修法
乙叁 講說法
丙初 “經”
丁初 性能
丁二 字義
丁叁 區別
戊初 時間
戊二 所诠
戊叁 能诠
戊四 對治
己初 十二分教攝于叁藏
己二 “藏”的詞義
己叁 安立“叁藏”之理
己四 各“藏”的詞義
戊五 應化有情
戊六 增上緣
己初 親口所說教
己二 加被所說教
己叁 開許所說教
丙二 “論”
丁初 體性
丁二 詞義
丁叁 區別
戊初 由勝劣之門而分
戊二 出作用之門而分
戊叁 出所诠之門而分
己初 說盡所有法
庚初 一般論
庚二 特殊論
己二 說如所有法
己叁 說解脫及一切種智之道
戊四 由所說論典之門而分
戊五 攝述論典種類
第叁總綱 如何聞、說及修學法
甲初 所說法的差別
甲二 阿阇黎說法的差別
乙初 能說者——阿阇黎的德相
乙二 依何爲講說的方便
乙叁 應如何說法
丙初 依應化有情而說
丙二 依需求而說
丙叁 依進行而說
丁初 加行
丁二 正行
丁叁 完結行
甲叁 弟子聞法的差別
乙初 以何者爲聞法的有情
一、上等聞法的有情
丙初 聞法者應斷離的過失
丙二 聞法者應有之相
丁初 具能通達的智慧
丁二 具求義的願望
丁叁 具無我慢的恭敬心
二、中等聞法的有情
叁、下等聞法的有情
乙二 依何爲聽聞的方便
乙叁 應如何聞法
丙初 加行
丁初 修法的思想
丁二 恭敬的行爲
丁叁 修生喜的聚緣
丙二 正行
丙叁 完結行
甲四 師徒修學“法義”的教授
第四總綱 所修之法如何而來的情況
甲初 總說世間中佛法如何而來的情況
乙初 總說在何劫中有佛出現于世的情況
乙二 分說在賢劫中有佛出現于世的情況
丙初 《大悲妙法蓮花經》中說一千零五佛出現于世的情況
丙二 《秘密不可思議經》等所說千佛出現于世的情況
乙叁 特別是在此娑婆世界中釋迦牟尼王佛出現于世的情況
丙初 小乘聲聞之規
丁初 發心的情況
丁二 中間積聚資糧的情況
丁叁 成佛的情況
丙二 大乘之規
丁初 最初發最勝菩提心的情況
戊初 發心的體性
戊二 發心的因緣
戊叁 發心的勝利
戊四 發心的差別
戊五 應如何發心
丁二 中間積聚無數劫資糧的情況
戊初 明所積聚資糧的情況
己初 資糧的體性
己二 配合六度的情況
己叁 訓釋字義
己四 “業”
己五 修法
己六 “果”
己七 所緣境
己八 分類
庚初 就大乘之規而論
庚二 以攝法而論
庚叁 由“地”之門而分
庚四 就四攝而分
庚五 就四行而分
庚六 就八十無盡慧而分
庚七 就二十二種發心而分
庚八 就四加行而分
庚九 依共通乘的說法就四道而分
庚十 就叁學而分
庚十一 就叁種福資而分
庚十二 就七道或叁十七菩提分而分
戊二 積聚若幹時間
戊叁 如何積聚資糧的情況
丁叁 最後摧伏四魔而成佛的情況
戊初 明佛之自性(即本質)
己初 叁身的體性
己二 解釋名義
己叁 數目決定
己四 是何境界
己五 辨別
戊二 分說佛的事業(譯者按原文標出十二事業)
(一)從兜率下降事業
(二)入胎事業
(叁)誕生事業
(四)學書習定事業
(五)婚配賽藝事業
(六)離俗出家事業
(七)行苦行事業
(八)誓得大菩提事業
(九)降魔成佛事業
(十)轉*輪事業
(十一)從天降臨事業
(十二)示涅槃事業
戊叁 分別抉擇佛轉*輪之義
己初 由結集者作結集法藏的情況
庚初 依小乘聲聞之規而說
庚二 依大乘之規而說
己二 所結集教法的情況
庚初 教法能住世若幹時間
庚二 懸記教法住世時所出住持教法的有情
庚叁 得懸記者對佛教法所作的事業
己叁 住法之末衰毀的情況
甲二 分說西藏佛教如何而來的情況
乙初 前弘時期西藏佛教的情況
乙二 後弘時期西藏佛教的情況
附載:來藏弘法的班智達大師93人和譯師192人的名稱
乙叁 西藏所譯出的佛經和論典目錄
丙初 顯教方面
丁初 佛經分類
初轉“四谛*輪”中的四種律典和小乘經典目錄
中轉“無相*輪”類的經典(如般若經等類)
末轉“抉擇勝義*輪”類的經典
大方廣佛經類
大寶積經法門類(四十九會)
大乘諸經類
關于回向、發願、吉祥頌贊類的經典
尚缺的叁十五種經典
丁二 論典分類
戊初 佛經個別密意的論典分類
己初 “四谛*輪”的經釋論典分類
己二 “中轉*輪”的經釋(般若經釋論典)
論典目錄
關于“現觀莊嚴”的論著目錄
關于“中觀”的論著目錄
關于入菩薩行的論著目錄
己叁 “末轉*輪”的諸經釋論著目錄
關于瑜伽行“唯識宗”的論著目錄
關于發菩提心,入菩提行修學次第的諸論著目錄
關于雜撰的論著目錄
關于書翰雜著類目錄
修習次第及禅定雜著目錄
佛本生類各種著述目錄
因緣雜記類的著述目錄
關于贊頌類的論典目錄
阿阇黎龍樹所著十九種贊頌目錄
其他阿阇黎所著贊頌目錄
關于願文、吉祥頌類的著述目錄
戊二 佛經總密意的論典分類目錄
阿阇黎方象(即陳那)所著論典的目錄
阿阇黎卻季紮巴(法稱)所著論典的目錄
其他阿阇黎所著論典的目錄
關于“聲明”類的論著
阿阇黎真紮峨彌(月官)等所著“聲明”類的論典目錄
關于詩歌和詩律類的論著目錄
戊叁 零散類的論著目錄
關于“醫方明”類的論著目錄
關于“工巧明”類的論著目錄
關于“星算占蔔”類的論著目錄
關于和香、相人、水銀、變金等術的論著目錄
丙二 密宗方而
丁初 密宗經典
戊初 “事續部”經典分類
關于“妙吉祥續”(密宗經典稱“續”)類的目錄
關于“觀世音續”類的目錄
關于“金剛手續”類的目錄
關于“注釋續”類的目錄
關于“不動金剛續”類的目錄
關于“明母續”中“救度母續”類的目錄
關于“頂髻續”類的目錄
關于“一切續部”類的目錄
各種小咒類的目錄
戊二 “行續部”各種密經的目錄
戊叁 “瑜伽續部”各種密經的目錄
戊四 “大瑜伽續部”
己初 “大瑜伽方便續部”
關于“密集”經典的目錄
“克製閻摩死敵續部”(即大威德或稱
閻曼德迦能怖金剛)各種密經的目錄
己二 “大瑜伽智慧續部”中的密經目錄
關于“呼金剛續部”各種密經的目錄
關于“勝樂金剛續部”各種密經的目錄
關于勝樂金剛“惹裏續部”各種密經的目錄
關于“大手印明點”等諸密經的目錄
己叁 “方便智慧無二續”中各種密經的目錄
丁二 密宗論典
戊初 各種密經的釋論
己初 “事續部”中密經的釋論目錄
關于觀世音密典的論著目錄
關于隨順觀世音法門忿怒金剛的論著目錄
關于金剛手法門類的論著目錄
隨順金剛手的金剛摧壞法類的論著目錄
阿底俠尊者所著不動金剛法類的論著目錄
阿阇黎真紮峨彌(月官)所著“救度母”法類的論著目錄
己二 “行續部”中密經的釋論目錄
阿阇黎卓讓領波(妙行藏)所著金剛手法類的論著目錄
己叁 “瑜伽續部”中密經的釋論目錄
阿阇黎恭嘎領波(慶喜藏)所著的論著目錄
阿阇黎貢嘎領波(慶喜藏)所著“普明”的論著目錄
其他阿阇黎所著的論著目錄
關于“瑜伽續部”中《文殊真實名稱經》的釋論目錄
阿阇黎绛伯協業(妙吉祥友)所著《虛空無垢小集》中
各種論著的目錄
關于具足秘密法門的論著目錄
往昔未列入《論藏》的《文殊真實名稱經》的釋論目錄
己四 與“大瑜伽續”相連系的經釋論著
庚初 “方便續”法類的論典目錄
關于“大威德”法類中阿阇黎伯正(吉祥持)所著的
論著目錄
其他阿阇黎所著的論著目錄
關于“金剛手大瑜伽續”解說
諸論典中大輪法類的論著目錄
阿阇黎壩哇巴所著諸論及“金剛具棒”法門的諸論著目錄
庚二 與“大瑜伽續”相連系的“智慧續”法類的論典中
“呼金剛”法類的論著目錄
關于“金剛幕續”的釋論目錄
關于“桑布紮”密典的釋論目錄
諸阿阇黎所著呼金剛法門的論典目錄
關于“勝樂金剛法門”中“勝樂根本續釋”的論著目錄
關于《金剛空行續釋》的論著目錄
隨順“呼金剛續”法類的論典目錄
“佛陀等住合修”法類的論典目錄
“四座”法類的論典目錄
“…
《佛教史大寶藏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